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呼吸的过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呼吸的过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节呼吸
二、呼吸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肺通气与呼吸运动。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说明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4.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模型、图片与动画的观察,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模仿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描述肺通气与呼吸运动。
2.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三、教学难点
1.描述肺通气与呼吸运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1、呼吸系统由什么组成?2、呼吸道有什么作用?3、肺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学生回忆知识并回答)
设问:长期在不通风教室里学习,大家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学生思考回答)提问:氧气去向何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呼吸的过程(设问引出课题)
(二)、探究一:呼吸与胸廓变化
小体验:请同学们坐直身体;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只手按在肋骨处,深吸气,深呼气。体会胸骨、肋骨的位置变化。
测胸围:小组合作完成,记录数据。
思考: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不同人之间胸围差一样吗?
2.为什么会产生胸围差呢?
学生通过测量回答,让学生直观看到呼气、吸气时胸围的变化。
讲述胸廓的结构:由胸椎、肋骨和胸骨围成的圆锥形骨骼支架。
呼吸过程中除了胸廓变化,还有哪些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1页第一段,找出吸气、呼气过程膈肌、胸廓、肺的变化词语,并在课本上画出来。(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巡堂指导)
播放动画呼吸的运动模型,让学生直观观察呼吸过程中膈肌的变化。
过渡:文字以及动画我们已经看了,现在接下来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下模型
(三)、合作探究二:膈的运动与呼气、吸气的关系
小组合作:用气球、塑料瓶和Y形管等材料制作“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型,按图操作,体会膈顶升降与呼气和吸气的关系。
小组任务:完成导学案探究二相关内容(10分钟)
教师课堂巡查,及时给予指导。小组代表展示,引导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小结: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吸气:
呼气:
同学们体检或者体育课的时候测过肺活量吗,你知道肺活量指的是什么呢?
(四)课外拓展: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
(五)拓展训练
1.呼吸运动是指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
A.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B. 肺泡的弹性
C. 气体分子的扩散
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下图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模拟的是人体的? ??,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体的 ??。
(2)用手向下拉D,C内的容积会 ???(填“扩大”或“缩小”),?B就会变 ? (填“大”或“小”),这个过程模拟的是 ??(填写“吸”或“呼”)气过程.
(3)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D会 ?(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 (填“扩大”或“缩小”),使得胸腔容积 ?(填“变大”或“变小”),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气体就被 ????(填“吸入”或“排出”)。
(4)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