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宁国市C片教研中心校宁阳学校初中部第七届“秋之实”教学开放日教学设计授课内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授课时间: 2016年 11 月 30 日第 3 节授课地点:八(3)班授课教师:陈飞授课班级:八(3)班教学内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班级: 小组:姓名:主备:陈飞 审核: 复备: 教学目标1、举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和资料分析,总结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能力。3、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升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图表对比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法教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流 程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学以宋朝辛弃疾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观看并思考自主研习1、青蛙、蟾蜍具有雌雄 行为。2、两栖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在 完成受精,两栖动物的受精卵在 发育。3、两栖动物在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 和 上有显著的变化,是 发育。阅读课本,完成自主预习。分组展示1.体外受精设置情景,设置问题串,最终完成体外受精的讲述,从而得出“受精过程为体外受精,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的结论。2、变态发育通过动态与静态观察相结合,动口与动手动脑动眼相结合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离不开水”的结论1.体外受精学生思辩质疑、讨论分析。讨论:雄蛙为什么鸣叫?抱对有什么重要意义?受精过程必须在什么环境中进行?2、变态发育(1)分组观察浸制标本,各组交流发言,讨论确定青蛙发育各时期,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观察后,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2)让学生进一步观看青蛙生殖发育视频并自我评价刚才的观察浸制标本结论。(3)以组为单位完成蝌蚪与成蛙比较表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两栖动物的定义评价黑板上同学书写的动物名称,明确哪些是两栖动物。课堂小结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学以致用课件展示思维导图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