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港口初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课题:第六章 第一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指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2)描述种子萌发时的变化过程,并指出各部分结构的发育趋势。 2、能力目标: (1)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2)通过绘制种子结构模式图,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2、难点:(1)玉米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教法与学法】 实验探究法、比较法 【学习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学习过程】一、观察思考、疑问导入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种子----种子2、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并提出问题: (1)种子的形态各异,他们的内部结构是否也有很大区别呢? (2)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可以发育为一棵幼苗?种子的内部结构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本节课的课题。二、分组活动、探究未知{活动1}、观察种子的结构(过程要求ppt)(一)观察大豆种子结构;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活动2}:探究两类种子的区别——完成表格ppt{活动3}:探究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活动4}:探究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发育趋势三、延展训练、学以致用:(ppt)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种子的结构(一)观察大豆种子结构(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六、学习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