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时第一课时学科生物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9章第2节设计者张绍茜学校贵港市港北区第一初级中学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课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本课时主要任务如下:一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饲养家蚕的经历,构建变态发育的概念;二是学生通过对比蝗虫和家蚕的生活史,构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概念,了解这两种发育过程的代表性生物;三是通过学生调查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生物与人类关系的科学认识。 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认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实际问题,更深入的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辩证认识。2.学情分析 在课程内容方面,(1)对蝗虫,同学们都认识,但对其生活史中所发生的变化,缺少了解;(2)有饲养家蚕经历的同学,对家蚕的生活史有了直观的认识;未饲养过的同学,也对家蚕生活史中所发生的变化有较清楚的了解;(3)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同学们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全面、不完全;(4)对于蜕皮的现象,同学们有直观的认识,但对其生理原因却不明白;(5)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昆虫对人类而言是有害的;(6)对于“变态”的概念,同学们有直观的例证,但缺乏用直观的例证来说明本概念。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所具有的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能满足本课时内容对在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昆虫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类型及特点;(2)列举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代表性昆虫;(3)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蝗虫及家蚕的生活史标本及视频,锻炼观察能力及归纳能力;(2)通过学生回忆饲养家蚕的过程,培养观察的能力和记录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体验生物的多样性;(2)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认同昆虫对人类有利有弊。?教学重难点重点:(1)变态、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概念;(2)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过程的差异。难点:变态的概念。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经验,收集资料等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分析、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1.?播放一小段音乐,让学生猜出音乐的名称。2. PPT展示:展示各种各样蝴蝶的图片问:“听到音乐你们会想到什么?” “蝴蝶美不美?”3. PPT展示毛毛虫的图片问:“能把美丽的蝴蝶和丑丑的毛毛虫联想在一起吗?”4.?PPT展示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听音乐,思考,回答。2.思考,回答: 蝴蝶 美3.不会2.?变态的概念1.?展示蝴蝶从受精卵孵化后到长成成体过程的图片,问:“蝴蝶从受精卵孵化后到长成成体过程中,在运动器官、活动主要场所、食性、生理习性等方面有什么变化?”2.?板书:变态:很多动物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1.?观察分析,回答:(1)附肢变化为翅;(2)陆地变化为空中;(3)植物的叶变化花;(4)不能交配到能交配。2.?构建、识记概念。3.课堂小结1变态的概念及注意点(1)不是所有的昆虫;(2)变态发生在幼虫到成虫的过程中。阅读教材相关内容。4.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1.?展示蝗虫及其生活史的图片,问:“根据其形 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分为几个时期?”2.?板书: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3.PPT展示完全变态的概念及有代表性的昆虫的图片及名称。4.播放视频:蚕的一生,要求同学观看并思考发育特点。5.?要求同学们回忆所看的视频和阅读教材,对比蚕发育过程和蝗虫发育所经历的过程,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分为几个时期?6.?板书: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7. PPT展示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及有代表性的昆虫的图片及名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对应内容)8.问:(1)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在成长过程中也有类似于蛹的不吃不动的时期,该时期昆虫所所发生的事件是什么;(2)与什么结构有关;(3)外骨骼对昆虫的生活有何意义;(4)此现象说明什么?要求同学们回忆所观看过的视频,阅读教材回答。(展示昆虫在蜕皮的图片)1.?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卵、若虫、成虫。2.?构建,识记概念。3.观看并识记。4.?观看。5.?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6.?构建,识记概念。7.?观看并识记。14.?阅读教材,思考,回答:(1)蜕皮;(2)外骨骼;(3)保护躯体内部结构和防止水分蒸发;(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5.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区别要求同学们对比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所经历的时期,其主要差别是什么?思考,回答:是否具有蛹期。6.?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要求同学们汇报展示所收集、整理的昆虫与人类关系的实例,并要求分析对人类的利与弊。 引导同学辩证的看待昆虫与人类关系的利与弊。2.?问:害虫就能全部灭绝吗,为什么?3.?问:防治虫害应针对害虫发育阶段的什么时期?引导同学们从昆虫的取食行为角度思考,为什么选此时期?4.?教师视情况补充生态平衡及有毒物质的富集作用知识。1.?小组汇报昆虫与人类关系的实例。讨论昆虫对人类的利与弊。2.?回答:昆虫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昆虫对人类有利也有弊,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繁育益虫,控制害虫。灭绝全部的害虫,也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在灭绝害虫的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健康。3.主要是处于幼虫期的,因为此时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7.?课堂练习1.“孑孓”的读音,展示蚊子的幼虫的图片2.家蚕发育过程中取食桑叶的时期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3.“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昆虫的______。巩固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