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生物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七下生物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案

资源简介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2.引导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学难点
  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新课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到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等内容。
  新课学习:
  一、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的资料,并解读表中的数据。
  教师出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图示。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内液(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4)成年人一昼夜产生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氨基酸,而无机盐和尿素含量明显增加,水分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分。
  (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内液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3)这说明肾小管可重新吸收肾小囊内液中的全部葡萄糖。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所以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仅为1~1.5L。
  教师出示Flash动画:尿的形成和排出。提示学生注意尿液流过一个肾单位时成分的变化,引导学生尝试描述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这两个连续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教师讲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通过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了。
  教师:你们能说出尿液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和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教师:当人们患病时,医生往往会检验病人的尿液,想一想,这有什么道理?医生化验某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的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问题?如果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或葡萄糖呢?
  学生:这可能是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大,红细胞经肾小球进入肾小囊中,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都可能造成血尿。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也是这么回事,对吗
  教师:是的,这说明肾小球部分出现了病变,要及时就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在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较高,一个人一天排出的尿液不应少于500mL,否则就会使废物在体内积累,伤害身体。所以提醒同学们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及时地排出体外。除此之外,同学们觉得还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不要憋尿,以免损伤肾功能。有很多病都可能影响肾功能,得了病要及时到医院去。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对维持人体的内环境稳定十分重要,否则就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教师: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但是,人体内产生的废物还不止这些,除此之外,人体还会产生哪些废物,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自学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形式和途径并完成表格,汇报交流,小组间补充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