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生物《种子的萌发》教案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册书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之一,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主动的探究学习。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导入新课的设计:在新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指出本文的关键词(种子、萌发)进一步思考本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1、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种子萌发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2、新课教学的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思想主要围绕以下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课堂反思)展开,主要包括:明确学习目标→观看课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各抒己见→探究实验、推理比较→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教学中,将生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巧妙融合,推动探究实验的顺利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巩固知识和布置作业的设计:本节课对知识的巩固提高,笔者,评价表的设计包括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等。在本节课的小结中,教师设计了“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和强化。二、[教学理念];美国的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fully functioning person)”,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点是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对学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2)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3)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4)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5)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以代替外来的评价。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②、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 ①、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②、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手段: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五、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2、教师准备:种子萌发的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八、[教学设计模式]:模式 :课前准备 探究实验 课后反思教师:课件、实验材料 导入新课 巡视指导 启发引导 小结评价学生:搜集资料 自主活动 探究实验 推理比较 自我反思九、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关键词:种子 萌发【强调】:今天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展示】:课件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课题了解学习目标关键词:种子、萌发【自主学习】结合课件内容和生活经验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问】: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作出假设【提问】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假设?【展示】:课件2: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巡视】:教师在各组之间巡视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四组实验装置的区别瓶子1: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分析】:分析对照组、实验组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有瓶子1和瓶子2,瓶子2和瓶子3,瓶子2和瓶子4,他们之间的变量分别是什么?【强调】:2号瓶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1,3,4号瓶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交流】:种子萌发的条件【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解释】:提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了解】: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作出计划4、实施计划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探究实验的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四人一组,分工协作,完成实验操作【交流】:请小组代表讲述本小组的实验情况【交流】:1、变量是水,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2、变量是温度,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3、变量是空气,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归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过渡【提问】:除了我们探究的外在条件,对种子本身有什么要求?【思考】:种子萌发对自身条件的要求种子萌发的自生条件【展示】课件3:播放一个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强调】:种子的胚是活的 【强调】:种子的自身条件,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展示】:课件4: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提问】:设想你是一个农民,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要测定它的发芽率,如何?1、选怎样种子?2、选多少粒种子3、求发芽率的公式? 4、实验次数? 【质疑】;全班共14组,发芽率有所差异,那么,这批种子的发芽率究竟是多少,我们如何得到一个科学、准确的数据?【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看故事】:故事的结果怎样?他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了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的自身条件,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观察】:各小组种子的萌发状况【了解】:种子的发芽率计算方式发芽率=发芽的种子∕种子的总数*100%【计算】各小组计算本小组种子的发芽率【交流】:各小组种子的生长状况及发芽率【思考】:计算全班14组数据的平均值种子萌发的过程【展示】:课件6:种子萌发的过程【提问】:1、种子中哪一结构中的营养被转运2、种子中哪一结构先突破种皮?3、胚芽、胚轴、胚根分别发育成什么?【自主学习】: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结:【提问】:今天你学习了什么?【交流】: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还有阳光 自身条件:活的胚课堂练习【展示】课件7:课堂练习【回答】:课堂提问点评【展示】课件8:学生自评表【评价】: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反思】:自身的表现十、[探究乐园]如图所示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没有标号的种子将正常萌发。据图回答问题。?(1)本实验共有 组对照实验。?(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和 。?(3)第②粒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4)第③粒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5)第④粒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萌发? 十一:板书设计: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不在休眠期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十二、[教学反思]1、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观看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推理比较的思维能力,通过计算发芽率和平均值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利于创设情境,化繁为简、由静化动,辅助实验教学顺利开展。3、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①明确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②学习之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目标③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检测④告诉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团结协作。学会“接受”“交流”“宽容”、“表达”“协作”、“赞美”等一系列美好的品质。附件1、课堂自评表序号评价内容自评分值1我知道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212我知道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213我会计算种子的发芽率3214我知道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3215我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3216我能够和我的学习伙伴合作愉快,顺利完成探究实验3217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能够认真,耐心的聍听别人的发言3218在自主学习中,我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219我能够认真、客观的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32110我能够为自己制定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努力达到321附件2:教学流程图 符号代表的意义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处理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