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课为全册教材的结束篇,其落脚点是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圈的活动,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从调查学生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入手,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行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就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入手,让学生自我反思保护生物圈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圈与人的关系。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能力目标1.搜集资料、运用资料,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2.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3.积极参加活动,提高交流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2.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教学重点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2.认同保护生物圈要从自身做起,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地球及生命的发展历程师:地球及生命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生物圈。人类只是沧海一粟。二、新课教学(一)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活动一:通过课件依次展示原始社会人类打猎捕鱼,农业社会人类耕种,工业社会中造机器,建工厂等场景师:请大家分别想像并描述图片所展示的3个人类发展阶段中,人类是如何利用生物圈资源的?社会形态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原始社会人类依附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保持总体平衡农业社会人类主动改造生物圈,但对环境影响力弱,基本保持生态平衡近现代社会过度改造自然的活动使生物圈遭到了破坏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破坏了曾经的生态平衡,而自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报复着人类,给人类以惩罚,沙尘暴、野生物种灭绝、资源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又要靠谁来改变这些问题?生:人类自身。师:“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人类只要立即行动,就可能改变目前令人担忧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下面来看一段小采访(多媒体播放)采访中的几位同学都自觉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我们一(2)班同学的环保意识如何呢?生1:很好。生2:不错。师:评价要基于一定的依据,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活动二:环境意识的自我测试师:指导填写要求和规则1.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为、习惯或愿望填写。(这不是考试,不用担心分数低,老师会批评。只是小调查,要实事求是的填写)2.评价有A、B、C、D四项。例如有节约用水、用电项目,我能做到不管在家、在学校及其他场所,用完及时关电器,关水龙头等,不到高温,少开空调,不浪费水电,那得B;在此基础上,我还能在某些时候,比如电教委忘了及时关投影,别的同学在洗手池玩水,我能适时提醒,那能得A;如果我有时会做到,但有时做不到,得C;那我根本就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灯就开着呗,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流,关不紧也无所谓,那就是D了。3.统计共得多少A、B、C、D,然后计算总分。总分=n1ⅹ2+n2ⅹ1+n3ⅹ0+n4ⅹ(-1) (满分60分)生:填写调查表。 全班统计人数 >45分 30~45分 <30分师:总分超过45分,说明你关心环境,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总分在30~45分,说明你比较关心环境,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还不够坚持,做的不到位,需要改进;总分低于30分,说明你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要找出问题,改正和提高。根据我们的测试,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如何更好地关心和保护环境?生:分组交流讨论,如何关心和保护环境?生1:节约用纸生2: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师:调查表中出现的许多行为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都经历着的,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你就为保护生物圈添了一份力,乱扔饮料瓶你就给生物圈抹了一片黑。保护生物圈,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还要积极行动起来,用正确的行动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二)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我们就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例如,我们随手扔掉吃剩的饭菜,也可能随手扔掉废电池,就在这“随手”之间,宝贵的资源付之东流,污染的“种子”也随之种下。家里的垃圾丢进垃圾桶好像就没什么事了,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个城市数量巨大且每天不断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呢?全国600多座城市,有2/3以上被垃圾包围。《南京市生活垃圾“十三五”无害化处理规划》中回顾,截至2015年上半年,南京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日平均处置量约6307吨/日。2014年前生活垃圾全部采用填埋方式(将垃圾直接埋入预备好的坑中,用土压实),一年的生活垃圾能填掉近半个玄武湖。2014年开始,焚烧厂建成投入使用,焚烧比例不断增加(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燃烧)。其实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已经很成熟,为什么仍不能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呢?生1:垃圾没有做到分类处理。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生活垃圾没有做到分类处理。活动三:探究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这些垃圾分类处理有必要吗?(课前完成)根据问题,作出假设。小组讨论并设计对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实验小组的同学课外进行了探究活动)。 活动四:进行垃圾分类讨论: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几类?生: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小实践:分类小能手1.纸片在黑板上完成分类粘贴2.实际垃圾分类入筐师:展示常见生活垃圾分类示意图,有些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约62%为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物,30%厨余垃圾可以堆肥,制有机肥料等。垃圾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防止造成资源的无谓浪费。活动五:了解家庭、小区垃圾处理的现状(课前布置)学生:展示汇报师:2000年南京开始垃圾分类试点,17年下来,尽管现在从政府部门、公众等各个层面对垃圾分类有了普遍认识,但这项工作总体进展仍是艰难。全国都在探索,目前南京“尧化模式”正在推广。新闻报道“尧化模式”(多媒体播放)三、评价升华2020年底前,南京等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你能为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建立班级分类垃圾桶等)四、课堂小结如果我们随意践踏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就必然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让家园更美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