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因救学生造成车祸而大量失血,幸好她被好心人在第一时间内送往了医院。你知道医生会采取哪些措施对其急救吗?急救前医生要先做哪些准备工作?二、师生互动,传授新课知识点一 血量、输血与血型◎新知梳理一、血量与输血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7%-8%。2.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二、血型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即ABO血型。◎互动交流【问题1】人体少量失血为什么不会影响健康?【交流点拨】少量失血时,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问题2】人在因失血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时,能否直接让身边最方便的人输血?【交流点拨】不能,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典例引导【例1】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不会影响健康的献血量是(B)A.800 mL~1 000 mLB.200 mL~300 mLC.1 200 mL~1 500 mLD.4 000 mL~5 000 mL【点拨】选B。本题考查人体的血量及义务献血。人体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对健康没有任何危害。无偿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mL~300mL,不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知识点二 安全输血、倡导无偿献血◎新知梳理三、 安全输血1.基本原则: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A型、B型、AB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A型、B型的血。3.成分输血:如果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可以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四、倡导无偿献血1.无偿献血制度: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量为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互动交流【问题3】哪种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哪种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为什么?【交流点拨】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无凝集原,不会与其他血型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对抗反应。AB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因为A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既有A凝集原又有B凝集原,血清中则没有凝集素,不会与输入体内的其他血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发生对抗反应。【问题4】人类只有ABO血型系统吗?【交流点拨】不是,还有Rh血型等血型系统。【问题5】成分输血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大大提高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典例引导【例2】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C)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点拨】选C。本题考查对成分输血的理解。贫血是由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引起的,应输入红细胞;创伤性失血缺少的是全血,应输入全血;大面积烧伤,一般是起水泡,损失的主要是血浆成分和组织液,应输入血浆;血小板功能低下者是因为血小板的数量少,应输入血小板。【例3】地震时受伤的卓玛血型是O型,急需输血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输血可以输A型血或B型血B.输血可以输A型血C.输血可以输B型血D.输血只能输O型血【点拨】选D。本题主要考查输血的原则。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当卓玛受伤大量失血急需输血时,应首先考虑输同型血,即O型血,并且也只能输O型血,因为输入其他血型的血液后会发生凝集反应。◎学法指导【名师点睛】①四种血型: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②三个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A型、B型、AB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A型、B型的血;成分输血,即“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拓展延伸】成分输血与自体输血输血或血液制品都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EB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而引起的败血症。鉴于以上情况,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治疗的总趋势。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输血治疗。使用单一的血液成分,不但可以避免不良反应,还可以避免传播疾病。自身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尽量不用或少用异体血。三、板书设计,总结新课一、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200~300mL。二、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三、安全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