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 第四节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柏乡县槐阳中学 李丽娟一、设计思路新课改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安排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悬疑激发兴趣”、 表达交流, 建构知识体系、小组讨论等步骤。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本节课以“生物联系生活”、“生活应用理论”为设计主线,为学生创造观察、对比、分析、交流、表达、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能力,建立关注身边植物、关注自然的情感。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苔藓和蕨类植物》是河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介绍了四大植物类群中的两种,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多样性”要求的植物类群中重要的内容。第二节已经学习了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而被子植物是下一节的学习内容。对此两种植物类群主要学习它们的生活环境、特征、常见种类、,对研究地球上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进化过程及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2、学情分析绿色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每位学生所熟悉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身边随处可见,但学生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知识却知之甚少。七年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生物学知识作为依托,由于生活在北方及条件的限制,也很难拿出具体事物观察,因而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给本节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只能借助于课件的图片来学习。三、学前准备1、学生准备: 利用业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2、老师准备:充分备课,主要是课件准备,收集大量苔藓、蕨类植物的图片,阅读有关资料,制作、反复修改课件。四、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概述葫芦藓的生活环境结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肾蕨的生活环境结构特点及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2、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的观点。(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植物、热爱学校的情感。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交流、表达、合作、动手能力。五、教学重难点重点: 1、苔藓和蕨类植物主要特征。2、苔藓和蕨类植物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难点: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的特点。六、学法教法:以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讨论,从现象归纳本质结论,并表达交流。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来源:Z+xx+k.Com]课前熟读回顾上节重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苔藓植物二、蕨类植物巩固练习归纳总结情感渗透?知识再次巩固小组得分总结动手操作拓展提高课堂升华最后总结结束本课(一)老师导入,提出问题: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藻类植物在生物圈的意义及和人类关系(二)展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课件,几张苔藓植物图片,导入新课。老师提出问题1、苔藓植物的代表葫芦藓的生活环境,结构特点和生殖方式是什么?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藻类植物和人类关系有哪些?(四)展示课件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比较表。讨论: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多数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结构特点?3、二者的共同点?评价学生回答,和学生一起总结,抽查小组回答,小组加分。。(六)展示课件(苔藓植物在各方面作用的图片)讨论:1.苔藓植物在生物圈的意义是什么?2.苔藓植物为什么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原因。(七)展示课件(几张蕨类植物图片)然后展示出肾蕨图片提出问题讨论:肾蕨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有什么结构特点?靠什么繁殖后代?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蕨类植物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孢子繁殖后代。再出示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图片4.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八)出示多媒体课件,卷柏、贯众、满江红、石松、芒萁及煤炭形成等图片。讨论: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2、古代蕨类植物哪里去了?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蕨类植物可食用(如菇类)、可药用(如卷柏)、可观赏(如)可做绿肥(如满江红,强调生活在水中)、饲料。今天使用煤是主要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九)展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比表。提问:1.各自的生活环境?2.各自的结构特点?3.三者的相同点?评价学生回答,和学生一起总结三种异同点。(十)展示海带,葫芦藓,肾蕨,三张图片提出问题讨论:三者的进化历程(十一)看课后当堂练(十二)聪明头脑转一转 出示检测题(十三)课件出示小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重点(十四)拿出《百分百>,背诵课前预习的基础知识老师总结小组得分情况三组得分一样小组,各组2号同学上黑板上写几个本节出现的关键字词:葫芦藓,孢子囊,肾蕨。评出优胜小组,全体鼓掌祝贺,对全体学生表现给予极度肯定与表扬。谢谢大家每次上课前几分钟,学生齐读上节课重点内容。学生举手,点名回答 小组加分。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观察后,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表达。学生的答案有多种。学生齐读53页葫芦藓一段学生举手积极发言小组加分学生齐读全体起立,一分钟背诵,对桌互背,然后坐下。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积极抢答,争取小组加分。理解、对比,认识藻类和苔藓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对比掌握。各小组积极回答问题,争小组加分观察,思考然后带目的读课文学生观察,思考阅读课件是相关内容,然后书上标记出重点。理解、体会、提高,认识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体会、交流、表达。理解、体会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观察、思考后回答 学生很有兴趣,观察思考带目的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积极回答。理解、体会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特点好奇的观察学生齐读,然后全体起立,背诵一分钟,同桌互背,然后坐下齐读课文,观察、思考然后积极回答蕨类植物的相关作用,并在书上标记出来。理解、体会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小组迅速讨论一分钟对比学习,加深记忆。小组讨论,积极作答学生迅速做好,然后争抢回答问题讨论,思考,积极回答。学生相互合作,自主完成,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分析结果,同组成员随时补充。其它组的同学提出质疑,作好记录,学生相互评价。积极回答学生迅速拿出,然后起立背诵学生依然在背其它学生在纸上书写学生兴奋直至全体起立对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和回答问题积极性。让学习有目的的去学习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树立关注自然,关注身边植物的情感。有目的学习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培养思维能力当堂掌握,彰显高效课堂培养合作、分析、表达能力,发挥学生主导作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交流表达、师生互动突出重点。。对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有目的观察、发现、分析、归纳能力,树立热爱学校,热爱自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来源:学#科#网Z#X#X#K]培养观察、分析、对比、表达能力,培养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关注自然的情感。加深印象,加深记忆要速度,要效率,彰显高效课堂。观察、讨论、表达、理解、体会中得到提高,加深印象,达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培养观察、分析、表达和合作能力。培养知识贯穿,总结能力,加深印象记忆。对本节知识巩固知识再次巩固。增强集体荣誉感考察书写能力,否则,背过了却字写错。培养集体荣誉,自信学习八、板书设计第四节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阴湿 葫芦藓 结构特点:假根,茎叶结构简单。一苔藓植物 生殖方式:孢子繁殖 与人类关系 生活环境:阴湿 肾蕨 结构特点: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二蕨类植物 生殖方式:孢子繁殖 与人类关系九、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两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自己观察小组合作,当堂对比掌握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三种植物的相关知识。2、通过小组讨论、表达交流、合作探究,、对桌互背,同桌互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书写能力以及高效掌握等都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过程我认为还比较成功。3、课堂的最后的“聪明头脑转一转”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及验证,学生表现很棒。4、不足之处:一个是在教学中受条件限制,教师无法拿出实物展示给同学门。再一个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过多让学生上台展示,只是最后环节,检验了个别学生的书写,从而也反应了学生好多知识仅是背诵过了,而未必会写,这也提醒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多注重书写能力。在今后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发扬我的长处,认真总结我的不足,力求每一节课都精彩!2017.1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