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教学设计钦州市灵山县烟墩中学 卢鑑万课题第一单元 第一章 开启生物学之门(课题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2、概述显微镜的操作方法3、概述测量的方法和探究是一般步骤二、过程和方法: 1、分组学习讨论,提高学生知识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团结协作的情感;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及创新意识学情分析本章是全书的开篇章节,是依据课标中的科学探究的要求来安排的。怎样更有利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给他们感性的东西要比理性的东西好。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操作方法难点:测量的方法和探究是一般步骤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学具教学图片、教学动画等教学流程图直接开篇复习进入课程---目镜和物镜的比较---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熟记显微镜操作步骤---通过习题巩固---探究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习题巩固---探究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对比1.目镜的比较2.物镜的比较思考、回答问题。复习巩固问题引入目镜和物镜的比较通过图表来做比较,安排学生去填写相应的内容,并加深记忆和融会贯通。学生填写、观看教师讲解对比总结利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与安放 2、对光 3、观察 让学生写出相应的结构,并说出相应的功能学生根据问题去阅读课文,并把相关问题解决。学生回答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学习学习兴趣通过进一步的复习,让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更熟悉,从而应用显微镜观察时更得心应手。习题巩固1、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写有字母“e”的装片,你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像是怎样的?2、某物所成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将此物移至通光孔的中央,则要向 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图文学习激发兴趣判断污点位置1、转动转换器,发现污点不见了,说明污点在哪?2、旋转目镜,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哪?3、如果污点可能在装片上,你如何确定污点就在装片上?学生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方法:转动转换器,污点不动;旋转目镜,污点不动;移动装片,污点移动。结合例子,激发学生兴趣探究竟1、测周长: 2、测面积3、测体积学生阅读相关文字内容,把相应知识点标注出来不满一格的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知识总结合作学习使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看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接触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 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 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相平。 学生进行思考作答巩固知识图文结合知识链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免的。但是如何减少误差呢?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错误的方法;其次,可以采取测量多次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减少误差。通过教师的讲述,自己总结相应知识,并在课本上标注。通过阅读加深理解能力图文结合激发兴趣学习探究的一般步骤板书设计 第一章 开启生物学之门一、目镜与物镜的比较1.目镜的比较2.物镜的比较二、利用显微镜观察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三、探究竟1.测周长2.测面积3.测体积 4.使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