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第三节 生态系统第二课时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生态系统”在《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具体内容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本章内容位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之后,每一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通过之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及明确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结构”展开,由生态系统这一概念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延续,同时为后面《人与生物圈》做铺垫。2、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一般概念与事实性知识 1.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体。 1.1生态系统的组成。 1.1.1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部分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和无机盐。 1.1.2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依据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将它们分成不同类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1.2.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那里获取能量,为自己和动物提供基本的食物,他们是生产者。1.1.2.2动物与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并获取所需能量,他们是消费者。1.1.2.3各种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物和植物,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1.2.4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相互依赖关系。 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的营养方式,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本章所学知识如生物与环境间相互的适应和影响,使学生已初步建立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但认识不是很全面。学生对生物和环境并不陌生,也从各种媒体获得很多生物与环境的感性知识,但是,生物之间具有什么联系,当生态系统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时,怎样影响到其他的生物,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学生并不熟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需要借助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能力基础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初二学生思维较活跃,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并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如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有了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迁移作用,学生从总体上理解本节知识不会很难,但我校小班人少,学生多为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小学教育不正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且存在差异;有些知识较抽象,而初二学生由于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阶段,对抽象知识理解需直观、形象材料和事实的支撑,学生学生物学,自学、观察、理解、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还很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帮帮忙”鱼缸生态系统的分析及事例分析,使学生说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通过探究活动“连接食物链构建食物网”,使学生能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正确表达方式及数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说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通过列举事例“DDT对全世界的危害”及学生活动,使学生理解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角色扮演”,分析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连接食物链构建食物网”,尝试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连接、计算食物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 通过列举事例“DDT对全世界的危害”及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探究活动“连接食物链构建食物网”活动及分析,使学生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 通过列举事例“DDT对全世界的危害”,使学生从小处入手,说出保护生态系统的具体做法,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教学重点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教学难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教学方法讨论法、自学交流法、案例分析发、小组合作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体现“小课堂行动”理念及方式说明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本课特点,围绕本节课核心知识,强调“生本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自己学,表面上学生不能自己学,教师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教师围绕生物与环境互相依赖、影响的生物学观点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思考和自学、对话、小组讨论等活动,应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或自学研讨所学到知识、方法等解释、解决或完成问题或任务。在此基础上,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性的交流展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练习与反馈中,采取梯度设题,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题完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与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合作及探究学习,从而有效落实“小课堂行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个体及其差异的基本原则。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 师 主 导时 间学 生 主 体 活 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展示:生态系统图片。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知道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组合成一个整体叫生态系统。帮帮忙:老师很喜欢小鱼,也想把它养好,可是往往一忙起不是忘了喂食就是忘了换水,往往是没几天鱼就养死了。能不能想想办法:既不用喂食,又很少换水,还能使小鱼养的好?5分钟观看不同生态系统图片。思考问题,并回答,解决养鱼问题,初步建立鱼缸生态系统。复习原有知识,引入新课。设计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学导结合提问:鱼缸里面需要放什么?为什么要加这些成分?这些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出示:已提前制作的鱼缸生态系统。总结: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作用。5分钟学生回答:水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小鱼直接利用有机物。微生物能分解小鱼的排泄物和水草的残落物。阳光、水、空气等非生物在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通过对鱼缸生态系统的分析,得到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体验探究活动一: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5分钟学生从四个方面展示:我是谁,主要包括那些生物或者非生物,有什么作用,没有我其他生物会怎么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学生必须在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扮演,给学生极大地内在学习动力。此外,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化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体验探究活动二:连接食物链构建食物网1.展示含有鼠、兔、鸟、蛇、鹰五种动物的草原生态系统图,指导其中1条食物链书写方式。2.小组合作,写出学案上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并计算条数。看哪个小组写的既快又准确。渗透找食物链的方法,总结食物链及食物网的概念。提问:1. 如果由于雨水充足,草很茂盛,蝗虫能否无限制的增加?2. 如果从别的地区来的蝗虫太多了,把草全部吃完了,这时的生态系统还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么? 5分钟5分钟5分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用箭头连接起来,写食物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写食物链,并计算食物链条数。1. 不能,因为有青蛙可以捕食蝗虫,而且蝗虫多了,草就会减少,于是蝗虫的数量又会得到控制。2. 不能,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通过活动,尝试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连接、计算食物链,构建食物网,明确食物链的正确表达方式及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学用结合,得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体验探究举例:DDT对全世界的危害活动三:发给“生产者”一人一根粉笔,让“初级消费者”去拿“生产者”的粉笔,再让“次级消费者”拿“初级消费者”的粉笔,以此类推。最后“四级消费者”将会得到所有的粉笔。提问: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保护生态系统?(从小处入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5分钟学生介绍事先查找好的材料。得出越是处在食物链的最顶层,有害物质积累的越多的结论。从小处入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培养学生收集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用数据和真实故事震撼学生心灵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总结评价小结课堂,盘点收获巩固提升5分钟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时互纠。梳理知识,学以致用。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巩固提升:基础题(20分):1.“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水分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鼠→食草昆虫→青蛙中档题(70分):1.此图表示的食物网,它是由多条互相有联系的______交错连接而形成的捕食关系。2.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环节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 ______ __。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兔和草、狐和兔的种间关系,都属于___________关系。4.如果在这一平衡的生态系统中,过度捕猎蛇和狐则会造成____________的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生态破坏。5.在此图表示出的各种生物中,___________是生产者,兔和青蛙等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生产者而获得食物和能量。这些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称为_________。提高题(10分):1、写下你今天早餐吃的食物2、写出每一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如:馒头——小麦,牛奶——牛,请接着列出它们的食物。3、写上自己的名字,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