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课型
复习
中考说明
要求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概述血液循环。
目标设计
1.概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3.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
重点难点
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及以脏的结构及相连的血管
学法设计
通过观察实验、小视频、生活实例及小组合作,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过程线
问题线
活动线
导入:引领学生做小步跑
(2分钟)
驱动性问题
学习过程
(36分钟)
知识
梳理
任务一:物质运输的载体
任务二:物质运输的管道
任务三: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任务四:体循环和肺循环
能力
提升:
(2分钟)
课堂
小结
(2分钟)
检测
反馈:
(3分钟)
问题:吸入肺的氧气如何到达组织细胞的?
【设计意图】运用小步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抛出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知识梳理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知识点熟记于心,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共包括四个任务,每个任务都由基础知识再现和中考链接两部分组成,既强化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图、分析、展讲能力。
基础知识再现
要求:(对照课本60-66自主复习,不会的用?标出,师徒二人解决,小组成员互助,5分钟检查,4号先背1.3 )
1.血液包括两部分?血细胞包括什么?血液分层后各部分是什么?
2.血浆的功能是?
3.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目和功能?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什么?最小的是?有炎症时哪种血细胞会增多?贫血是由于什么原因?应该多吃哪些食物?
4.什么叫血红蛋白?特性是?在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氧和血红蛋白会?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展示已绘制好的思维导图,提前把这部分知识系统的复习一遍,知识和绘图能力都得到提升。通过这个环节把第一节有关血液组成及功能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为后面运输氧气作铺垫。
(二)中考链接
1.右图是在显微境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分析回答:
(1)图中l所示的细胞为 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 输 。
(2)图中2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1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 ,故该细胞
是 细胞。
(3)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止血,止血的是图中 ,所示的结构叫血小板。
【设计意图】能识别三种细胞并说出它们的功能,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在中考中如何体现的。
(一)基础知识再现
要求:(对照课本68-71自主复习,不会的用?标出,师徒、小组互助,5分钟检查,4号先背2、3)
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
2.如何区分动静脉和毛细血管?
3.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4.青筋是指?哪里有静脉瓣?作用是?
(二)中考链接
李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并绘出如下简图。他首先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他的依据是毛细血管内的 ,AC血管分别是什么?判断理由 。
【设计意图】对血液运输的管道能正确的区分,理解三种血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基础知识再现
要求:(对照课本71-73自主复习,不会的用?标出,师徒、小组成员互助,4分钟检查,4号先背1 、3)
1、对照图片说出心脏四个腔的名称及相连的血管
2、心脏四个腔中哪个壁最厚,为什么?
3、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有哪些?

【设计意图】老师的连续追问,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但体现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说出心脏及相连血管的名称,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一)基础知识再现
要求:(对照课本74-75自主复习,不会的用?标出,师徒、小组成员互助,6分钟检查,4号先背1.2.3)
1、指图说出体循环、肺循环途径?
2、如何区分动静脉血?
3、体、肺循环血液成分如何变化?
4、体肺循环同时进行吗?
(二)中考链接
1、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A.只经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2、小丽得了肠炎,在上肢静脉注射后,你能说出药物到达小肠的路线吗?
【设计意图】在任务四中先让学生通过动画对体肺循环有感性认识,生动形象,利于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中考链接两个有梯度的题来检测学生循环途径的掌握程度,学以致用,让学生展讲,培养学生的解说,分析能力。
(三)展示概念图
1、试说出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到达组织细胞经过的具体途径?
【设计意图】回归驱动性问题,首尾互应,让问题贯穿整个课堂,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
师生共同构建本节的概念图
1.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
A.氧的浓度 B.血红蛋白的含量 C.二氧化碳的浓度 D.红细胞的数目
2.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
A.血流速度慢 B.管径只有8~10微米
C.数量大,分布广 D.以上三者都是
3.下图表示动脉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的是( )

4、心脏内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从而保证血流方向是( )
A、由心房→心室→静脉 B、由心房→心室→动脉
C、由心室→心房→动脉 D、管壁厚,弹性大
5、与右心室相连通的血管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上、下腔静脉 D、主动脉
【设计意图】5个小题分别检测4个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检验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学生通过热身运动原地小步跑来感受呼吸和心跳的变化。
思考并回答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总结出能量在组织细胞
内释放出来要消耗氧气。
问题引领
1.学生展示思维导图
2.自主复习基础知识,师徒小组解决难点。
3学生看图回答血液的组成
4.学生看图思考回答中考试题
1.观看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视频,
了解三种血管
2.自主复习基础知识
3.学生展讲第一题
4.看图思考,做中考试题。
1.学生介绍记忆心脏好的方法
2.自主复习基础知识
3.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难点
4.学生指图说出各大部分名称
先看动画了解体肺循环途径,学生理解记忆后,到屏前展讲
理解记忆
学生展讲途径
学生展示解说思维导图,同学们聆听
回归驱动性问题,首尾互应
师引导学生说出本章的概念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