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的性状表现——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亲身经历获取知识信息、寻找证据的过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节课,通过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在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经学生主动探索、分析、总结领悟知识内涵,并通过对比与讨论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最后达到能够做出判断与举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选用义务教育北京版教材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十一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一节。课标中指出: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本节课的学习是基础知识部分,只有正确认识性状、了解性状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因此本节课内容十分重要。初二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辨认,已具备的感性认识,为本章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却没有理论作基础,再者本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语言概括能力有限,因此不能对本节课中的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教师应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调查、分析,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定义。2、通过辨别分析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能力目标运用自身性状表现的调查活动,认识性状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运用新知识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自身性状表现的调查活动,认同几乎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建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难点:识别相对性状四、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比较法五、教学准备学案、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活动引入【新授】新知呈现——性状认识人体性状新知呈现——相对性状认识相对性状概念呈现与理解新知呈现——遗传和变异、【总结和引申】活动:猜猜他(她)是谁1、请一位学生用语言描述同班任意一位同学的特征(外貌、性格、动作等方面)。2、请其他同学猜猜描述的是哪位同学。3、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从哪几个方面判断的第一节 生物性状的表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比说出图片中苹果和青蛙的特征。提问:你能否将这些特征进行归类?并尝试给出什么叫性状?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性状活动:人的部分性状调查1、认识人体的部分性状2、两人一组合作,调查确认自己的性状表现并在调查记录表相应位置画√。3、请一位同学自愿汇报自己的性状表现,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不一致的同学坐下。提问:为什么活动最后,没有人与汇报人一起站立呢?提问:人类的性状至少有10万种,根据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出现两个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可能性有多大呢?讲述:世界上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请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取代的优势。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出示图片:姚明和曾志伟出示图片:两个苹果出示图片:姚明和一个苹果提问:人和苹果能否进行比较?结构分析图:通过对比分析进行性状与相对性状的区别和认识出示几组对比图片,展示植物间、动物间的相对性状的具体表现。以人为例讲述相对性状必须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才能进行比较。在老师引导下,说出相对性状概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出示图片:刘烨父子提问:刘烨父子有哪些相同的性状?又有哪些不同?原因是什么呢?归纳总结出:亲子代间表现出性状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亲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间性状的差异称为变异。出示谚语,进行判断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概括图片所示的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现象。人们调查研究发现相对性状中有的性状表现占的比例大,有的占的比例小,这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探究学生描述;思考并回答。归纳总结出: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等特点。思考并回答思考尝试给出性状的概念认知学生开展调查,并进行汇报比较思考并认同人与人之间性状表现差异大。回答:几乎为零。倾听、思考产生共鸣。比较两个人的不同。比较两个苹果的不同观察并回答回答:人和苹果不能比较,他们不是同种生物。总结出:要想进行性状比较需要是同种生物。辨别尝试表述概念记忆观察并回答。理解、认知学生判断是遗传还是变异。观察分析与表述思考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对性状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说出苹果和青蛙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性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概念呈现通过调查自己部分性状的学习活动,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生物性状有更多更新的认识学生感情升华。实现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巩固对性状的认识,同时为相对性状学习做铺垫通过比较,认识到同一性状存在不同的表现类型,引出相对性状。通过对比认知分析,加深学生对相对性状的认知和理解,并能做出改正。以学生为本,引领学生自主主动地得出概念,有利于对概念的记忆明星图片引出遗传和变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性状角度理解遗传变异现象巩固练习,提升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整体把握。开放式结尾,提出质疑,为下节课内容做铺垫板书设计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表现一、什么叫性状?二、什么叫相对性状三、遗传与变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