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目标1.能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 2.能够识别各种血细胞,并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3.学会分析资料、提炼信息。4.让学生通过学生,能够珍爱生命,奉献他人。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教学难点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观察血液分层》的视频。3.导学案。4.课前调查表。5.《观察人血永久图片》实验器材:(显微镜1台、人血永久涂片1片)*8组学生准备:1.完成课前调查。2.预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提出拓展问题的同学课前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做出简单PPT,发送给教师,加入到教师的PPT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第三章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在我们体内奔流不息,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你真的了解血液吗?我在前几天给大家发了份课前调查,(PPT展示调查问题及学生答卷)从收回的答卷看,同学们都用心进行了预习,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明确目标师: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师读目标。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一、 血液的成分1.PPT展示“一、自主学习要求”2.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学习环节: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明确学习要求:“1.按照导学案上的要求,阅读课文,观看《观察血液分层》的实验视频,完成导学案。 2.小组内每位同学完成学案后,组内对比讨论,统一答案,红笔修改。 3.组长挑选组内修改最多的同学的导学案,拍照上传(不拍姓名)。 时间:10分钟”观看视频时,看到有用的信息,及时在导学案上简单记录下来。3.播放视频4.师:观看完视频,结合课文,完成导学案全部内容。5.翻阅学生的作业,挑选有问题的展示,让学生纠错。如果没有问题,表扬!6.师:大家能够通过视频和课文,准确筛选出重点知识,非常好!但是我们还必须要理解记忆。7.PPT展示血液分层的填图题。学生一起答题。8.PPT展示血液组成填空。随机挑人答题。9.师:我们刚才看到,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就会出现分层现象。如果血液流出体外,不加抗凝剂会怎样呢?血液为什么会凝固呢?10.PPT“血液凝固”。师读。 1.学生认真观课视频,及时记录关键知识点。2.观看完视频,结合课文,完成导学案全部内容。组内讨论统一答案。3.组长选出错最多的同学的学案拍照上传。4.学生齐声答题。5.某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可纠错。6.回答:凝固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二、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1.师:血液中有三种血细胞,李宸宇和杜天桥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就是三种血细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两位课下查阅了很多资料,请他们为我们解释一下。(PPT展示)2.师: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发现,三种血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并有着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内容。3.PPT展示表格。挑人回答。4.师:在医学上,血常规化验是最常见的一个化验项目,化验结果为医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这是我2015年的一张血液化验单,请各位医生组内会诊一下,我健康状况如何?(生答:贫血)药补不如食补,您对我平时的饮食有什么建议吗?(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谢谢*医生!您的诊断和建议和我当时的主治医生是一样的!5.PPT“珍爱生命”。学习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慨,此时此刻,我们坐在这里上课,度过的每一分钟都看似平常,但是,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们体内的红细胞正在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为我们运输氧气;而白细胞正在与侵入我们身体的病菌拼死厮杀,保证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奋不顾身堵住血管伤口,并释放凝血素使伤口处血液凝固,更神奇的是,伤口附近的血管也会收缩变窄,减少伤口处的血流量,必要时周边的组织也得暂时忍耐缺血之苦,吧血液留给片刻不可缺血的脑部和心脏——纵使你放弃了生存的努力,你的身体还是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刻。我们体内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胞都在竭尽全力地保护着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个人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6.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大家和我们体内的这些幕后英雄见见面。7.PPT“实验要求”8.挑选照片,请学生上台指出各种成分。9.师:可能因为设备问题,有些细胞看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看这幅血细胞视野图片。(PPT 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学生齐答各结构名称。1.李宸宇和杜天桥汇报。2.学生回答表格内容。3.学生: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4.学生分组实验。拍视野上传。5.齐答各结构名称一、自主学习基础知识三、输血和血型1.师: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过多,会有生命危险,需要输血救治。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一次失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健康?2.师:所以,我们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3.前些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PPT“熊猫血求救”),正好刘艺飞也在课前提出了熊猫血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熊猫血呢?请她来给大家解答。3.刘艺飞说得非常好!在不影响自身健康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地奉献他人,奉献社会。(PPT“奉献他人”)1.一次失血200-300毫升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还会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2.刘艺飞解释“熊猫血”。四、拓展1.师: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血液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人中脑血栓患者比较多见,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也在升高。下面有请许可和王子豪同学给我们进行有关这两种疾病的普及。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有关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同时还收获了很多对于我们的健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知识。谢谢这几位同学课前准备。1.许可介绍血栓。2.王子豪介绍白血病。学习检测1.师:推送检测题。进行检测。2.那么,现在,课前调查里的问题,你解决了吗?1.学生提交2.学生回答“课后调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