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 第20章 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二课时)—活动 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教师姓名 : 辽宁省 抚顺市 清原满族自治县 南口前中学 王秀春 年级学科 :八年生物上 版本:北师大版2011课标版2013年7月第1版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进行的是《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学习第20章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在准确辨析、理解和记忆遗传学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由于第一课时涉及的遗传概念较多,“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比较抽象,因此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强化,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的复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学习遗传知识,目的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我们的实践。所以,知识的迁移、遗传规律的运用是本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但理性思考还需引导。因此教学中应当以启发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通过设问、释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运用图片、图示、图解、变式练习等方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课件,用白板中的书写、动画、幕布时钟计时器、漫游等功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遗传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转化成实际应用。通过典型实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遗传学学习的情感。二、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1.简述基因型和生物性状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基因和等位基因等相关概念的关系;2.学会根据生物的性状表现,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3.学会根据生物的性状表现,写出生物的基因型。4.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5.运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提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㈡、过程与方法通过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性状遗传的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初步确立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通过对亲子鉴定、农业育种、遗传病控制的分析培养学生热爱遗传学的情感。通过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3.根据生物的性状表现,写出生物的基因型。4.一对相对形状遗传规律图解教学难点:基因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等位基因分离,精卵随机结合,机会均等)。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为主,通过设问、释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运用图片、图示、图解、变式练习等方法五、教学准备 希沃白版课件 小视频 测试题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复习导入 ( 播放课件): 1.基本概念: (单人回答) 让学生直观感受耳目 ①.性状与基因; 识图鉴别 一新的遗传学概念; ②相对性状和等位基因; 概念复述 为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③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关系辨证 铸就坚实知识基础 。 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⑤基因型和表现型; 2.遗传规律 AA 显性性状 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 Aa显性性状 aa隐性性状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规律 小组讨论汇报 强化制作遗传图解作用 (基因分离规律;配子结合规律) 完成图示①AA×AA ②AA×Aa ③AA×aa④Aa×Aa ⑤ Aa×aa ⑥ aa×aa配子类型:受精卵基因型:后代基因型: 比例:后代表现型: 比例:⑵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生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导入:遗传规律的应用 产生学习动机 二、活动探究 活动: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白板出示问题) 在人类中,左利手(惯用左手)与右 思考, 教给学生遗传学解题思路和利手(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 讨论, 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熟练运位基因R-r控制。一对右利手的夫妇,生 预测 用遗传规律即:形成配子(精了一个左利手的子女。若他们再生一 仔细读题分析 子和卵细胞)时成对的基因个子女,请预测未来子女的有关基因型和 小组讨论汇报 分离,形成合子(受精卵)性状表现。 已知: 时,精卵细胞随机结合,来 ㈠、引导分析题意: ①相对性状遗传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亲代性状表现找出①已知②求③证明推导④预测结果 。 ③子女1性状表现㈡、启发学生运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求:子女2基因型相对性状的规律分析判断: 和性状表现 问:1.怎样判断性状的显性与隐性? 让学生体会解题方法和推导方法1:(正推 ) 解题思路,进行能力培养①假设左利手为显性性状 , 独立推导汇报则父母(右利手) 基因型皆为aa ,不能生出左利手子女1②假设右利手为显性性状 ,则父母(右利手) 基因型皆有两种可能 :父RR、Rr 结论: 母RR、Rr 右利手为显性性状 四种婚配:父RR×母RR———子女1不可能父RR×母Rr______子女1不可能父Rr×母RR______子女1不可能父Rr×母Rr———子女1可能推导方法2:(逆推) 父母皆是右利手,子女1左利手则决定子女1的左利手基因在亲代被掩盖,左利手 必为隐性,右利手为显性。问:2.怎样判断双亲基因型? 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左利手为隐性性状,子女1左利手,其基因型为rr,一个r来自父方, 做出遗传图解一个r 来自母方,则父母的基因型中 父Rr × 母Rr都有 r。父母都是右利手,则父母的 R r R r基因组成中一定有右利手基因R,因此 RR Rr Rr rr 父母的基因型都为 Rr。(请同学们做 1 : 2 : 1出遗传图解) 右利手 : 左利手 3 : 1问:3.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子女,其基因 利用图解解答:型和性状表现各有哪几种?不同基因 基因型3种:RR、Rr、rr 型比例 是 1:2:1 。各种表现型 1 :2:1的概率分别是右利手3:左利手1 。 表现型2种:右利手、左利手 3/4 : 1/4㈢、引导归纳解题原理: 思考回答: 强化对遗传规律的认识1.预测未来子女的基因型和性状表现时, 1.子女是由双亲配子结 和理解为什么要首先知道双亲产生的配子类型? 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 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 决定了子女的性状表现 2.双亲能否将自己成对的基因(R-r), 2.不能。双亲形成配子时通过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女? 成对的基因分离三、归纳提升 总结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判断哪个是显性性状2.根据夫妇性状表现写出夫妇可能的基因型 与老师一起 实现能力提升3.根据子女性状表现准确推断双亲基因型 归纳总结4.根据双亲基因型运用基因分离规律判断双亲各自产生的配子种类5.根据精卵随机结合,机会均的规律做遗传图解,预测子女的基因型和性状表现。(见“板书”)四、 巩固训练 出示测试题思考, 完成,汇报 解题能力训练 反馈纠正 自检再认 1.亲子鉴定2.农业育种 3. 遗传病控制五、情感升华 1.“邓肯求婚”的启示 情感升华 2.孟德尔成功的秘诀六、教学思路学而时习之之乐——温故而知新之喜——理论联系实际之快七、板书设计 父方 母方亲代 基因型: Aa Aa配子 类型: A a A a(生殖细胞)合子 基因型: AA Aa Aa aa(受精卵) 1 : 2 : 1(子代基因型): 1 : 2 : 1(比例) 子代表现型: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比例) 3 : 1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是在全面复习遗传学概念和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遗传规律分析遗传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节课。教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展开教学,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教学和归纳,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者做到尽可能地挖掘思想教育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设问、释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运用图片、图示、图解、变式练习等方法,利用希沃白板展示课件,用白板中的书写、幕布时钟计时器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体验遗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转化成实际应用。“亲子鉴定”、“ 遗传病控制”、“转基因”等实例的选择,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遗传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遗传学的情感,初步确立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通过“孟德尔成功秘诀”的资料查阅又能培养和保持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兴趣,为高中遗传学的学习做好铺垫。此节课可谓“选材巧妙,用心良苦,思路独特”第20章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二课时)课后练习1.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 )。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组成 C、DNA组成 D、蛋白质组成2.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 ) A.AA; B.aa; C.A或a ; D.a3.A与a分别代表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若亲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为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来源:Zxxk.Com]A.3/4是有耳垂,1/4无耳垂;B.1/4有耳垂,3/4无耳垂;C.1/2有耳垂,1/2无耳垂;D.全部有耳垂4.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5.一对夫妇脸颊都有酒窝,基因型皆为Bb,则其子女的基因型是( ) A.bb; B.Bb; C.BB; D.以上都有可能。6.已知有耳垂(G)对无耳垂(g)为显性,那么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 ( ) A.Gg或GG B.仅为GG C.仅为Gg D.仅为gg7.已知有耳垂基因是显性基因( )。虹虹的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而虹虹有耳垂。请分析虹虹的基因组成是( )A. Bb B. BB C. bb或BB D. BB或Bb8.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果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子女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A. 100% B. 75% C.50% D.25%9.用基因组成是Aa的青州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青州蜜桃砧木上,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几率是( ) A.25% B.50% C.75% D.100%10.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下表是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的数据。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婚配方式 家庭数目 子女 父亲 母亲 蓝眼 褐眼Ⅰ 蓝眼 蓝眼 150 625 0Ⅱ 蓝眼 褐眼 158 317 322Ⅲ 褐眼 褐眼 29 25 82(1)如果父母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现了蓝眼,说明了生物的 现象。(2)在遗传学上,蓝眼和褐眼称为 。根据表中第 组数据可以推测褐眼是 性状。(3)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请写出上述第Ⅲ组数据中双亲婚配的基因组成 。(4)第Ⅱ组数据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如果他们与蓝眼人婚配,则所生子女为蓝眼的可能性是 。11.豚鼠的毛色有棕色和黑色之分,现有一棕色雄性豚鼠与黑色雌性豚鼠交配,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黑色豚鼠(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 (1)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从理论上可推断出在豚鼠的毛色这一对性状中 色是显性性状。(2)试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最可能的基因组成:黑毛亲本豚鼠: ;子一代豚鼠: 。(3)某同学家里买了一只黑色雌性豚鼠,不知其基因组成如何,请选用最简便的方法帮助鉴定:①选用毛色为 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交配,根据所生后代的毛色即可鉴定;②若所生后代中既有黑色毛个体又有棕色毛个体,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 ;③若多次交配后,所生豚鼠全是黑色毛,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第20章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A 2.D3.A 4.B5.D 6.A 7.A 8.D 9.D10.((1)变异 (2)相对性状 Ⅲ 显性 (3)父亲 Dd、母亲Dd (4)Dd 50%11.(1)黑 (2)TT Tt (3)棕 Tt TT棕鼠黑鼠亲本子一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