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六章 生物的呼吸 第三节 其他生物的呼吸(1)—— 鱼类与两栖动物的呼吸初一年级 生物学人的呼吸人在水中无法呼吸吉尼斯水下憋气纪录22分10秒资料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的呼吸——鳃盖的运动思考:鳃盖的开合有什么意义?鳃盖与口的开合有何特点?鳃盖与口的交替开合有何意义?鱼的呼吸——水的流动如何能够看见水的流动?视频:墨水实验资料鱼的呼吸——水的流动口张开时鳃盖闭合,水进入鳃;口闭合时鳃盖打开,水流出鳃。鱼鳃的结构视频资料鱼鳃的结构鳃腔鱼鳃的结构鳃丝的结构鳃弓水流鳃血管鳃弓鳃丝水流方向血流方向鳃小片鳃丝的颜色活鱼 死鱼总结:鱼的呼吸过程水口鳃鳃盖鳃丝毛细血管组织细胞氧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血液循环)为什么鱼离开水会死亡?窒息“浮头”现象是怎么回事?天气闷热或阴雨天气气压低时,鱼到水面大口吞食空气为什么会发生“浮头” 现象? 20℃下氧气浓度(毫升氧气/毫升水) 水 0.0065 空气 0.21 鱼也有鼻孔?所有的鱼都用鳃呼吸吗?非洲肺鱼鳔(肺)其他鱼类的辅助呼吸结构弹涂鱼皮肤其他鱼类的辅助呼吸结构泥鳅肠呼吸其他鱼类的辅助呼吸结构乌鳢鳃上器两栖动物 蝌蚪 青蛙(成蛙) 生活环境 尾 四肢 食物 呼吸器官 蝌蚪与青蛙的比较 水中 水、陆地 有 无 无 有水中微生物 小动物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鳃呼吸外鳃成体——青蛙:水陆两栖肺青蛙的肺与人的肺青蛙的辅助呼吸器官——皮肤 蝌蚪 青蛙(成蛙) 生活环境 尾 四肢 食物 呼吸器官 蝌蚪与青蛙的比较 水中 水、陆地 有 无 无 有水中微生物 小动物鳃 肺、皮肤其他两栖动物——无肺蝾螈总结动物类别 鱼类 两栖动物 幼体 成体 呼吸器官 鳃 鳃 肺,皮肤辅助 练习题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 A.河蚌、鲨鱼、海马 B.鲸、蛇、乌鱼 C.青蛙、青鱼、蝌蚪 D.珍珠蚌、鲫鱼、鳖6.3其他生物的呼吸(1)— 鱼类与两栖动物的呼吸 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鱼类主要的呼吸器官,分析鱼类呼吸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2.说出两栖动物主要的呼吸器官及呼吸的方式3.通过观察鱼的呼吸和鳃的结构,阐述鱼鳃与水环境的适应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呼吸方式的特点,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5.感受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课前预习任务】观察鱼的呼吸,观察鱼口和鱼鳃的开合,鱼鳃中鳃丝的颜色。观察比较蝌蚪与青蛙的异同点。【课上学习任务】1.观察鱼的呼吸,回答下列问题:鳃盖的开合有什么意义? 鳃盖与口的开合有何特点? 鳃盖与口的交替开合有何意义? 2.观察鱼鳃的解剖视频,记录鱼鳃的结构并推测各结构的功能。3.鳃丝的数量和结构有何特点?这与鱼的呼吸有何关联?4.总结鱼的呼吸过程。5.蝌蚪与青蛙的特征比较 蝌蚪 青蛙(成蛙)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尾 四肢 食物 6.本节内容总结动物类别 鱼类 两栖动物 幼体 成体呼吸器官 【课后作业】1.以下动物成体用鳃呼吸的是( ) A.鲸 B.鳄 C.青蛙 D.鲨鱼2.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海马 B.鲸、蛇、乌鱼C.青蛙、青鱼、蝌蚪 D.珍珠蚌、鲫鱼、鳖3.赤潮发生时,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大量海藻( ) A.与鱼类抢占生存空间 B.与鱼类抢夺营养物质 C.与鱼类抢夺氧气 D.与鱼类争夺阳光4.鱼在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的变化是( )A.交替张合 B.同时张合 C.同时闭合 D.无法确定5.下列描述中是青蛙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的是( ) A.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 B.出现了肺,能在陆地上呼吸 C.青蛙的后肢发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6.青蛙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结构简单,肺泡的数目少,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还需要湿润的皮肤来辅助呼吸。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材料用具:一只生活状态良好的活青蛙、装有适量水的水缸、凡士林、秒表、笔、纸等。(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探究方案:① ;② ;③ ;④设计表格,作好记录。青蛙呼吸频率(即单位时间内下颌的升降次数)的记录呼吸频率正常的青蛙涂凡士林的青蛙注:至少做三次观察记录,求平均值。(4)预期的实验结论:①如果青蛙涂凡士林前后的呼吸频率相同,则说明; ;②如果涂凡士林的青蛙的呼吸频率大于正常青蛙的,则说明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D 2.A 3.C 4.A 5.B6.(1)青蛙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吗?(2)青蛙的肺结构简单,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3)①将未作处理的青蛙放在水槽中,用秒表计时,观察青蛙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下颌升降的次数,并作好记录②用棉签在该青蛙的皮肤上涂满凡士林,注意不要堵塞青蛙的鼻孔③再将处理后的青蛙放入水槽中,用秒表计时,观察用凡士林处理的青蛙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下颌升降的次数,并作好记录(4)青蛙的皮肤不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6.3其他生物的呼吸(1)— 鱼类与两栖动物的呼吸 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其他生物的呼吸(1)—— 鱼和两栖动物的呼吸学科 生物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一教材 书名:生物学 七年级 下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说出鱼类主要的呼吸器官,分析鱼类呼吸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说出两栖动物主要的呼吸器官及呼吸的方式 3.通过观察鱼的呼吸和鳃的结构,阐述鱼鳃与水环境的适应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呼吸方式的特点,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5.感受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鱼类、两栖类动物的主要呼吸器官 2.鳃丝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一、导入 展示图片:人的呼吸系统。 复习: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联系事实:人在水中无法呼吸,并分析原因。 小资料:吉尼斯水下憋气记录。 思考:人虽然无法在水中生活,但是有一大类生物——鱼类,可以终生自由生活于水中,那么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温故知新,复习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通过分析人不能在水中呼吸的原因来引导学生分析能够在水中呼吸的生物所具备的特点二、鱼类的呼吸 1.鳃盖的运动 展示图片:鱼。请学生分析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 鱼能够在水中呼吸与鳃的结构密不可分。 展示动图:鳃盖的运动。初步观察鳃如何参与呼吸。 提问:鳃盖的开合有什么意义? 鳃盖与口的开合有何特点? 鳃盖与口的交替开合有何意义? 2.水的流动 思考:在口与鳃盖开合的过程中,水会如何流动?请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无色透明的水变得可以被看见? 播放视频:鱼的墨水实验。 带领学生总结在鱼的呼吸过程中水的流动特点。 3.鱼鳃的结构 播放视频:解剖鱼鳃。 总结鱼鳃的结构特点。 展示鳃丝的放大图片以及结构模式图,分析鳃丝的结构特点,以及这种结构特点与鳃的功能之间的联系。 展示图片:活鱼和死鱼鱼鳃的比较。 结合图片分析流经鳃丝的血液所发生的变化。 4.总结:鱼的呼吸过程 分析:为什么鱼离开水会死亡? 5.解答几个与鱼的呼吸相关的问题 (1)介绍“浮头”现象是怎么回事,并分析为何会发生“浮头”现象。 (2)鱼也有鼻孔? (3)所有的鱼都用鳃呼吸吗? 展示图片,介绍几种有特殊呼吸方式的鱼类。①非洲肺鱼可用鳔呼吸;②弹涂鱼可用皮肤呼吸;③泥鳅可用肠呼吸;④乌鳢可用鳃上器官呼吸。 由外到内,由现象到原因,由实践到理论,带领学生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下认识鱼鳃的结构及其是如何实现水中呼吸功能的特点三、两栖动物的呼吸 1.蝌蚪与青蛙的比较 列表比较蝌蚪与青蛙的生活环境、尾的有无、四肢的有无、食物和呼吸器官。 2.幼体蝌蚪用鳃呼吸 展示图片:蝌蚪最先长有外鳃,后来转变为内鳃,之后内鳃退化,长出肺。 3.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展示图片:青蛙的解剖图。 图片比较:青蛙的肺与人的肺,分析青蛙的肺的特点。 分析:青蛙的肺气体交换能力较差,需要辅助呼吸结构——皮肤。 4.无肺蝾螈——不用肺呼吸的两栖动物成体 由熟悉的两栖动物的生活史结合表格项目对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的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区分,从而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也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四、小结与练习 小结:本节知识重点 巩固练习:其他水生生物类群的呼吸方式 梳理知识要点,发散思维,回归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3其他生物的呼吸(1)—鱼类与两栖动物的呼吸学案.docx 6.3其他生物的呼吸(1)—鱼类与两栖动物的呼吸教案.docx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6.3其他生物的呼吸(1)—鱼类与两栖动物的呼吸课件(共36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