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2.说出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能力目标尝试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教学重点】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教学难点】1.说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2.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体温计、酒精棉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说出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利用情况。2.蛋白质、脂肪、糖类的热价分别是多少?3.什么是体温?测体温的部位通常在哪?各处体温平均数值是多少?4.体温稳定对人体有什么重要意义?体温异常时对人体有哪些影响?5.什么是发热?对我们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师生互动】一、营养物质的利用1.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为人体的组成物质2.暂时贮藏在人体内3.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释放贮存的能量,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知识回顾】呼吸作用相关知识。1.定义: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贮存的能量。2.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能量的利用⑴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⑵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维持体温【师生互动】二、热价1.定义:1克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肪热价(kJ/g)17.1517.1538.912.有机物的热价3.注意⑴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70%来源于糖类⑵脂肪不仅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还是人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⑶当人体内糖类充足时,主要是糖类来供能。【活学活用】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kJ。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g蛋白质、600g糖和200g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师生互动】三、体温1.定义:人体内部的温度。2.测量仪器:体温计3.测量部位:腋窝、口腔、直肠【小组活动】用自带的体温计测量腋窝、口腔、直肠的温度(注:直肠温度课前测量好,记录数据,腋窝和口腔的温度课上测量)测量方法:1.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刻度线下2.用酒精棉球对体温计进行消毒3.将体温计的水银端放在测量部位,5min后记录体温计的读数。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个人三处的温度,求出小组平均值,相互比较,总结规律。部位腋窝口腔直肠温度36.8℃37.2℃37.5℃最接近人体的实际体温的是直肠温度【合作探究】人是恒温动物,那么我们的体温在正常状态下,是恒定不变的吗?影响体温的因素有哪些?1.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正常情况下,会出现生理性波动。2.昼夜节律:人体体温随昼夜变化呈周期性波动。通常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的幅值一般不超过1℃。3.影响体温的因素⑴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并且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节律性变动。⑵年龄:一般说来,青少年、儿童的体温较高,老年人的体温较低。⑶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代谢加强,产热量因而增加,体温升高。⑷此外,环境温度、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有影响。【师生互动】四、体温稳定和异常1.维持稳定的原因:当人体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时候,人体的体温才能维持稳定2.维持稳定的意义: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3.体温异常的影响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五、发热1.定义:人体被某些细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即平常所说的“发热”(俗称“发烧”)。2.对人体的影响: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⑴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⑵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⑶当体温达到43℃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拓展延伸】发烧的分类按体温的状况,发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37.4~38℃38.1~39℃39.1~41℃41℃以上当体温超过38℃,一般都伴有病理性表现,但低热时,则不一定都是患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