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人体免疫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知识;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4、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养成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提高分析说明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积极预防传染病意识; 2.积极参加预防接种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3.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两个学期的初中生物的学习,已基本形成了学习生物的方法和习惯,加之已经学习了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第二节预防传染病,学生对这一节的学习还是有兴趣的,只要引导得法,学生还是能有所收获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生物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接触到传染病病毒却不会患病?为什么已经提前接种过传染病疫苗的人会安然无恙? 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板书标题:人体免疫。二、新授: 问题探究一: 提问: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可是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这是为什么? 1、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2、分组发言,一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师生总结:人体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作斗争,慢慢的形成了人体阻挡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的三道防线。 提问:人体抵抗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的三道防线,究竟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本P113-114,小组讨论以下提出的问题。 回答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皮肤具有杀死病菌的作用。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皮肤具有杀死病菌的作用。那么是什么杀死了这些病原体呢?请看动画(展示课件分泌物杀死病原体)。 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问题二: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 学生:当人的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 教师:当病菌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会赶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问题三:当我们不小心摔破皮肤,很多时候不用治疗就能痊愈,这是为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图片及FLASH动画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的图片。 引导学生归纳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畅所欲言: 1、我们吃的东西并不是绝对干净的,为什么我们不得病呢? 2、生活中常见狗、牛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这是怎么回事? 3、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微尘,为什么我们能不得病? 4、组成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共同总结)。 问题探究二:教师:课前让大家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的证书,请问:你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有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专家告诉我们,当病原体突破第二道防线时,人体会产生第三道防线。 问题一:第三道防线的组成是什么? 学生自己看书找答案。 教师展示含有吞噬细胞的几种组织和器官的图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问题二:你们知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抵抗病原体侵袭的吗?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动画,展示抗原和抗体的关系,抗体的产生过程和抗体作用的动画。 师生总结抗原和抗体和之间的关系。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讲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问题三: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师生共同小结: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道防线组成及水痘病毒侵犯人体的过程,并总结出抗体、抗原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畅所欲言: 1、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与前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相同吗?有何独特的特点? 2、某人与甲肝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甲肝,你知道为什么吗? 3、若某儿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儿童是否患此病?请你说出原因。 问题探究三:免疫的功能是什么?P114问题探究四:什么叫免疫?P114巩固练习: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2、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A、溶菌酶和肝脏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D、皮肤、黏膜 3、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 A、脾B、肺C、肾D、心脏 4、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 A、杀菌作用B、吞噬作用C、清扫作用D、保护作用 5、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6、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 7、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D、抗原→淋巴结→抗体 8、皮肤的保护作用,泪液的杀菌作用都属于人体的() 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D、第三道防线 9、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10、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的杀菌作用B、接种百白破疫苗C、白细胞吞噬病菌D、皮肤的屏障作用 11、人们常说:“哭会伤身”。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眼泪中有一种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种免疫属于() A、人工免疫B、体液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12、免疫细胞主要是()A、吞噬细胞B、腺细胞C、上皮细胞D、淋巴细胞13、人体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A、呼吸道黏膜B、淋巴细胞C、抗体和抗原D、吞噬细胞14、“打预防针”时注射的疫苗是()A、抗原B、抗体C、抗生素D、治疗药水 15、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长有短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的病原体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作业:阅读书本P115艾滋病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