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3)、理解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交流、观察、能力(2)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促进生命健康二,教学重点、难点:1、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三、教学方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四、教学设计程序:【情境导入】小肠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新课讲授】学习探究任务一:学习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自主独立完成以下相关内容,有不明确的或需要助手时可以询问同组帮忙帮忙。1、观察教材图及教师出示的挂图,说一说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指出在身体的大致位置。(同组对子成员相互做一做,并高效完成课堂展示环节。)2、试着概括填写出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并展示给同组成员或全体同学。请同学们参照实验一和教材内容,自主设计证明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的实验。然后与组内成员讨论完成实验。做好在全班交流展示的准备。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材料用具;4、方法步骤:5、现象及结论: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独立思考:什么是消化?哪些营养物质需要消化?2、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并能展示。3、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4.演示实验:胆汁的乳化作用。提出问题“胆汁有什么作用?学生六人一组做胆汁乳化用的实验.5.指导学生读图。强调:大分子物质只有消化成最基本的单位才能被吸收。6.阅读P33资料分析,比较小肠、大肠结构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结指导学生读书,比较小肠、大肠结构的异同点。想想小肠的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营养物质的吸收。指导学生做小肠内表面皱襞模型。加深对小肠功能的理解。学生尝试分析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大大地增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做小肠内表面皱襞的模型。小结:小肠不仅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六、板书设计: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脂肪酸、氨基酸)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肛门肝(分泌胆汁)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肠腺(分泌肠液)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淀粉的消化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2)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3)蛋白质------------氨基酸胰、肠麦芽糖糖糖酶唾液淀粉酶胆汁肠、胰脂肪酶胃、胰蛋白酶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