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包括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认识叶片结构,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2.分析:本节主要水在植物体中如何运输,如何散失及蒸腾作用的意义。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学习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对于生物体功能是与结构相适应的,基于以上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知道了叶片的基本结构和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为学习下一节内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奠定基础。重点:植物体运输水的途径,叶片的结构,蒸腾作用及意义。难点:植物体运输水的结构,叶片的结构。二、目标及其分析1.目标:(1)说出导管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2)知道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3)认识叶片的结构,了解气孔的构成和作用。(4)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2.分析:(1)通过观察与思考说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2)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3)通过观察活动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尝试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4)通过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能说出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三、学情分析关于根适于吸水特点的教学,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尖的结构特点,理解植物根吸水的具体部位。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让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什么?”从而证实“植物茎内确实有专门运输水的结构”。通过根、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到达叶片的水分又怎样散失?引起学生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蒸腾作用的,由于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体运输水的结构导管,初步认识叶片的结构,特别是气孔的组成及作用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本节难点为:植物体运输水的结构和叶片的结构。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学习法。五、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观察导管,蒸腾作用的实验,叶片。六、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流程课前回顾——揭示(学习)目标——自学精讲——当堂训练——课后小结。●教学情景:(一)课前回顾(2——3分钟)1.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什么?2.一朵花哪些结构发育果实、果皮、种子、胚?3.2015梨的可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A.柱头B.子房C.子房壁D.胚珠4.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明确:花的结构、果实的各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根吸水的部位。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上节知识。2.导入:由P12想一想,议一议。课题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出课题。(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1)说出绿色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结构。(2)知道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3)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了解气孔的构成和作用。(4)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导入:列表计算玉米一生中的需水量约为200千克,而只有2.2千克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思考:约99%的水都去哪儿了呢?(三)自学精讲(20分钟)自学精讲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快速阅读课本109-110页的内容,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观察与思考: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在水里剪断,将靠顶端的一段迅速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然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把茎横、纵切后,又发现了什么?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的结构是:。问题: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叶片的?无机盐又是怎样被运输的?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了解导管,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自学精讲2:植物的蒸腾作用问题(1):什么是蒸腾作用呢?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已经学过,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教师展示蒸腾作用的实物对照实验,学生观察。通过对照实验有叶和无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认识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知识扩展:春季移栽植物时,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问题(2):植物的叶片有哪些结构?水是从叶片那一结构散失的?分清表皮、叶肉和叶脉。(记忆方法:皮、肉、骨)引导学生填写叶片的相应结构。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叶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开与闭通过来调节。(4)气孔是怎样工作的?播放视频。知识扩展:动手试一试: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一样多吗?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感性知识。认识保卫细胞,了解保卫细胞壁厚薄不均匀,理解气孔的构成和作用,保卫细胞与气孔开闭有关。自学精讲3:蒸腾作用的意义。思考:有人说:玉米吸收的水分,99%的水都散失到大气中了,这是一种浪费吗?问题: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记忆口诀:一拉二降三提高)知识扩展:结合生活常识,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什么科学道理?”设计意图: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和感受。进一步明确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教师巡视自学、精讲点拨:(1)通过实验学生对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横切和纵切面的导管,认识导管的特点;教师点拨导管的构成,导管属于输导组织。(2)通过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观察,在结合课本叶片结构图,了解叶片与植物蒸腾作用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气孔的构成和作用。(3)通过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师生活动: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口答。教师再进行点拨。(四)当堂训练(15分钟)1.(2013年11题).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2.(2014年13题)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降低叶片的温度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4.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B?)A.降低光合作用???B.降低蒸腾作用C.减少呼吸作用???D.方便人们栽种5.(2015年42题)下图表示发生在天竺葵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中序号表示某些物质。据图回答:??(1)物质①通过茎中的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其运输的动力来自_____作用。?6.填图识别叶片的结构。(五)课后小结(2分钟)1.植物吸水的部位是什么?运输水的结构是什么?2.叶片的结构包括哪几个结构?什么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什么?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3.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知识点记忆:一、植物对水分吸水部位:根尖的成熟区;运输水分的结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叶片的结构:表皮(有气孔)、叶肉、叶脉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换的“窗口”是:气孔;气孔的开与闭由保卫细胞控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3、蒸腾作用的意义: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明确:(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运输水的结构;(2)叶片的结构、气孔构成和作用;(3)蒸腾作用的意义。板书设计: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吸水:根尖成熟区2、运水:导管(下→上:根→茎→叶)二、植物的蒸腾作用表皮皮1.叶片的结构:叶肉肉叶脉骨主要器官:叶2.蒸腾作用:“门户”:气孔3。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拉、二降、三提高。七、教学反思: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