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核酸的分子结构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造型吸引着过往行人。你知道DNA模型的构建过程吗?DNA的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呢?一、DNA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分子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如何形成DNA分子呢?……磷酸二酯键资料2:1951年,波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现蛋白质的长链结构。由此启发:DNA是由许多个____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________。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资料3: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DNA分子呈螺旋状结构。富兰克林及其拍摄的DNA衍射图谱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尝试了不同的结构模型×单链螺旋结构模型三链螺旋结构模型双链螺旋结构模型××资料4: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查哥夫资料五: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以及查哥夫的当量定律为基础,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引起极大的轰动。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的结构1.DNA由两条具有方向性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2.DNA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连接,形成DNA分子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其中A与T通过两个氢键配对,G与C通过三个氢键配对。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二、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2.多样性: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1.特异性:每一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3.遗传信息:DNA分子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DNA的结构特性三、RNA是由多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分子1.RNA通常是单链,有些区域也会形成双链结构。RNA结构2.构成RNA的糖是核糖。3.构成RNA的四种碱基分别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U和A可以通过氢键配对)。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知识梳理核酸的分子结构DNA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分子RNA是由多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分子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谢谢核酸的分子结构【学习目标】1.概述DNA和RNA分子的结构特征。2.论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于促进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意义。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领悟模型构建在认识DNA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寻找证据——搜集阅读课本P10页资料,根据搜集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是如何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是什么?二、知识巩固1.下列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建立在DNA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的基础上,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4种碱基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对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DNA呈螺旋结构C.沃森和克里克曾尝试构建了多种模型,但都不科学D.沃森和克里克受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的启发,构建出科学的模型2.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个DNA都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缠绕而成B.两条链的碱基严格的遵循互补配对原则C.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D.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3.在下列DNA结构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4.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5.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C.若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1∶2∶3∶4D.若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6.经测定,青蛙体细胞中一段双链DNA中含有A碱基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双链DNA片段中C碱基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A.24%,600个B.24%,650个C.26%,600个D.26%,650个答案1.答案B解析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螺旋结构。2.答案A解析DNA一般是由2条链组成,有的DNA是单链DNA,A错误;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双链DNA上互补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C正确;双链DNA的两条链从方向上看是反向平行的,D正确。3.答案A解析一看DNA外侧的基本骨架是否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据此可知,D错误;二看两条单链是否反向平行,据此可知,B错误;三看内侧碱基之间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出现“同配”“错配”均不正确,C错误。4.答案A解析A和G都是嘌呤碱基,C和T都是嘧啶碱基,在DNA分子中,总是A=T,G=C,依题意,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则DNA的粗细相同。5.答案C解析A与T互补,所以一条链中的A.T相等,另一条链也相等,一条链中A大于T则互补链中T大于A,A、B正确;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互补链中A∶T∶G∶C=2∶1∶4∶3,C错误,D正确。6.答案D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中,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即A+C=50%,则C占26%,C的数量为600÷24%×26%=650(个),D正确。核酸的分子结构【教学目标】1.概述DNA和RNA分子的结构特征。2.论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对于促进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意义。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领悟模型构建在认识DNA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DNA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造型吸引着过往行人。你知道DNA模型的构建过程吗?DNA的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讲授新课(一)DNA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分子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和类型。脱氧核苷酸如何形成DNA分子呢?(引出资料2)资料2:1951年,波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现蛋白质的长链结构。由此启发: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构建一条多样核苷酸链。资料3: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DNA分子呈螺旋状结构。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尝试搭建了很多种不同的单螺旋、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但都被否定了。教师展示资料4:查哥夫的研究成果1952年,查哥夫(E.Chargaff)在已进行多年的对各种DNA样品的组分研究中发现,DNA中四种核苷酸的量并不一定是相等的。但是,在各种DNA中嘌呤的量和嘧啶的量总相等,而且腺嘌呤的量和胸腺嘧啶的量相等;鸟嘌呤的量和胞嘧啶的量相等。教师展示资料5:沃森在开始研究碱基之间连接的方式时,先将同样的碱基成对地安排在两条链上。例如,使腺嘌呤和腺嘌呤配对,胸腺嘧啶和胸腺嘧啶配对等。他认为这样还可以说明DNA的模板作用。这个模型被晶体学家J·多诺休(Donohue)否定。多诺休根据他对类似的小分子化合物所作的晶体衍射研究,主张碱基是以酮式结构存在的,而不是沃森在建立模型时所用的烯醇式。于是沃森只好继续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就在这时,沃森发现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以及鸟嘌呤和胞嘧啶各自成对后,两类碱基对具有相似的形状,而且发现这样的配对恰恰可以解释查哥夫测定的DNA碱基比例的数据。思考:这个研究过程你能不能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DNA的结构是怎样的?)→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模型)→验证(判断模型是否正确)→吸取最新知识,再解决问题(提出双螺旋模型)→验证(和X射线衍射图比较)→结论(DNA是双螺旋结构)。DNA的结构教师展示DNA模型,结合图片讲解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由两条具有方向性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2.DNA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连接,形成DNA分子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其中A与T通过两个氢键配对,G与C通过三个氢键配对。可见,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由教师总结:设问一: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这是由于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画出双环),占有空间大;嘧啶碱是单环化合物(画出单环),占有空间小。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距离是固定的,只有双环化合物和单环化合物配对才合适。设问二:为什么只能是A—T、G—C,不能是A—C,G—T呢?这是由于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这样使DNA的结构更加稳定,所以,A与T或G与C的摩尔数比例均为1:1。(二)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DNA的结构特性1.特异性:每一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2.多样性: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排列顺序。3.遗传信息:DNA分子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三)RNA是由多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分子RNA的结构1.RNA通常是单链,有些区域也会形成双链结构。2.构成RNA的糖是核糖。3.构成RNA的四种碱基分别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U和A可以通过氢键配对)。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酸的分子结构-学案.docx 核酸的分子结构-教案.docx 核酸的分子结构-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