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调的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目标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探究式教法、多媒体教学、CAI教材分析重点神经调节语体液调节的协调。难点人体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是什么?答:反射反射弧2、什么是激素调节?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3、激素调节就是体液调节吗?答: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例如CO2、葡萄糖、氨基酸、Na离子、K离子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它化学物质调节问题探究: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神经调节: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激素调节: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神经调节通过的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途径是体液的运输。它们的反应速度不同,神经调节速度快,体液调节速度较慢。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神经调节范围局限,体液调节范围广泛。它们的作用时间不同,神经调节延续时间短,体液调节延续时间长。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资料一(超级链接)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作业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的进行,大大提高的人适应变化中的环境的能力。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散去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资料二(超级链接)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这属于体液调节。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另外也会使尿量减少。资料三(超级链接)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资料四(超级链接)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有一样可怕的东西也利用了神经体液的相互依赖的调节作用——那就是毒品!请同学们远离毒品,慎用心理药物,珍惜健康。什么是毒品?为什么要远离毒品?因为一旦吸食毒品,就会成瘾。一旦成瘾极难戒去。同时我们还要慎用心理药物;其分为:兴奋剂、镇定剂、致幻剂。课堂小结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课堂巩固1.判断题:(1)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来完成的。()(2)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2.选择题:(1)可以使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多的直接因素是()A渗透压升高B下丘脑兴奋C渗透压感受器兴奋D垂体兴奋(2)当环境温度从25降至5,人体耗氧量、皮肤血流量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B增多增多C增多减少D减少增多(3)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课后练习和同步作业教学反思见附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一.前端分析1.教材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以及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作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描述”是知识性目标动词的了解水平动词,所以要求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体温调节以及水盐调节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描述出这两种调节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2.学习者分析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联想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思维活跃,但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完善,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关于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自的特点2)描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3)概述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2)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2、教学难点1)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4.教学策略的选择本教学设计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为主,提出模糊性、具有真实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获得新知,形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把有关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对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在提问而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可以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框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们在前几次的课中已经学习了本章的前两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它们对我们内环境稳态的保持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就是它们两者的关系。(板书: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在正式上新课之前,我们看一段小视频(播放实拍游乐园中过山车项目的真实场景),那我想了解一下班上有多少同学坐过过山车?我分别点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起来给我们讲讲坐过山车的感受。每个人坐过山车的感受是不同的,男生比女生胆子大一些,可能恐惧感没有那么强烈,不过一般人坐过山车的正常反应都是这样的,我们一起看下大屏幕上的描述(PPT展示课本“问题探讨”)再来思考一下下面两个问题:提问:1、既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2.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秘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所以我们学习完今天的新课后再一起来探讨和解决这两个问题。看视频(录课时因图书馆电脑上没有播放器,播放不了视频),和老师配合,回想坐过山车的感受,描述给同学们听。1.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2.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新课中。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激素调节,那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激素调节”的含义?那体液调节又是指的什么呢?(PPT)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的作用是促进呼吸运动。实验表明将小兔子放在CO2浓度比一般环境高的地方,它的呼吸速率会加快。所以激素调节是属于体液调节的,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同学回答:激素调节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回顾之前旧知识,温故知新,知识构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要知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它们两个各自的特点,做一个比较,先简单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3、?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复习了大致内容后,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填大屏幕上的表格,更直观的对两者作比较。(边看PPT边回答)〖精讲〗说起神经调节的信息分子,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突触的时候吗,是什么物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对了,就是神经递质;体液调节的信息分子很简单,就是指的激素,还有CO2。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形成了局部电流,所以这种运输速度非常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虽然有突触延搁的现象存在,但相对来说延搁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而体液体调节需要经过物质的分泌、体液的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过程,时间经过得就长了。神经调节中,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某一刺激引起的反射作用范围就是这条反射弧的效应器,比较准确而局限。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广泛弥散在体液中,很多调节因子(如甲状腺激素、CO2)的靶细胞是几乎包括全身所有细胞。即使它有特定的靶器官,它的功能也常常会影响到全身。如胰岛素分泌的不正常会使流遍全身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产生糖尿病。神经调节中因为神经冲动的产生是由于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在兴奋后马上回到静息状态,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会受突触间隙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而失去功能。所以每次反射产生的时间很快,完成后又马上回到原来状态。而体液调节中激素或是其他调节因子被分泌到体液中后,它能存在较长的时间。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3: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可适当作笔记通过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学习新课。在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我们通过分析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都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那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那我们就通过下面两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实例来学习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关系。通过两个实际例子,既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听讲,也帮助他们理解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首先我们来看人体体温的调节。那么我想问一下,体温指的是什么?是体表的温度呢还是指体内的温度呢?好的,老师听到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想想,一般发烧测体温是把温度计放在哪里?对的,是放在腋窝,那为什么不放在皮肤上测呢,所以体温是体内的温度,而不是体表的温度,我们看下PPT上体温的概念(PPT)那么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我们人体中产热主要是由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而且在我们安静时和运动时人体内主要产热的细胞也不一样,分别是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而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进行的,有辐射、传导、对流三种方式,不过这三种情况都是在皮肤温度比环境温度高的条件下才会发生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那么在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的情况下,人体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散热的呢,就是蒸发散热,蒸发我们知道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物质由液态转换为气态,蒸发散热分为显汗和不显汗两种。刚才说到的散热是体表——也就是皮肤的热量散发出去,那人体内的热量是怎样到达皮肤的呢?皮肤的温度实际上受到皮肤血流量的控制,当血管收缩或者舒张的时候皮肤就能预感到是应该产热还是散热来控制体温的变化。我们可以看下这两张比较形象的动画图片,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皮肤的微观世界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寒冷时会有鸡皮疙瘩其实是因为立毛肌收缩,血管也收缩,所以散热量减少,几乎不排汗;炎热时就相反了,立毛肌舒张,自然也就不存在鸡皮疙瘩了,血管舒张,血液大量流过,所以散热增加,大量排汗。接下来我们就看下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在正常条件下,我们的体温是保持动态平衡的,有时因为环境原因或者一些其他特殊原因,我们的体温会低于正常体温,这个时候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也就是下丘脑会感受到变化,这个时候就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发出信息,使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主要是通过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来实现,而增加产热则是通过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来实现的,这个时候我们的体温就升高了,所以体温就恢复正常了。那么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的时候,其实跟刚才低于正常体温是一样的调节机制,只不过是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使人体温度降低,让其恢复正常。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体温调节就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实现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概念图更清晰的看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体温调节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寒冷时,我们的冷觉感受器会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这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冷觉感受器”,我们可以看到下面炎热时就是“温觉感受器”,它们的合称就是“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表面和粘膜、内脏器官。温度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在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皮肤、骨骼肌和肾上腺,使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的分泌都增加。体表;体内吧(同学之间出现了分歧)腋窝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水平衡的调节首先我们来看下人体每天水分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是一样的。因为人体最主要排出水的方式是通过尿液排放,所以我们来看下尿液的形成过程。在和老师通过下面的流程图一起思考分析水盐调节的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在学习了以上两个实例以后,我们可以概括总结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有以下两个方面。总结学习完今天的课程以后,我们在一起来解决课前的问题探讨,并通过以下几道练习题来巩固今天所学习知识。好的,今天我们课程就上到这里。学生回答问题探讨的问题以及课后练习题让老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了解,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六.板书设计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七.教学反思1.学前反思抓住此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元化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把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来掌握本节的重点,突破难点。2.学后反思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多,可增加小组讨论环节,或者用一些教具帮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有更好的互动。(共26张PPT)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由于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像CO2、H+、乳酸和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3.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4.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协调的②大多数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功能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区别举例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联系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测定1.人体内的温度,在37℃左右2.临床测定口腔:36.7—37.7(37.2)腋窝:36.0—37.4(36.8)直肠:36.9—37.9(37.5)体温恒定是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死亡。思考: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人体体温恒定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最多)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人体的体温的调节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内脏)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想一想: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血管,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上图是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产热减少: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动态平衡)体温低于正常体温下丘脑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发出信息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产热增加:肌肉、肝脏等的产热增加。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炎热环境中寒冷环境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增加散热温度降低回到正常的体温体温增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产热减少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产热增加原因: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中暑)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既然人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请解释冻疮、中暑现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水的平衡摄入量/ml排出量/ml来自饮水1300来自食物900来自物质代谢300由肾排出1500由皮肤排除500由肺排出400由大肠排出100共计2500共计2500盐的平衡体内物质来?源去路水①饮水②食物中的水③代谢产生的水①肾脏排尿②皮肤排汗③肺排除水汽④大肠排便钠盐食物①肾脏排尿②皮肤排汗钾盐食物①肾脏排尿④大肠排便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增多思考: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盐的平衡的意义1、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水盐的平衡的意义2、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血糖浓度的调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动物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共33张PPT)问题探讨: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由于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一、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③激素传递的信息途径是什么?④神经兴奋的传导在速度上与激素传递的速度有没有出差别?⑤激素的作用对象是靶器官或靶细胞,而神经调节支配的是特定肌肉或腺体,它们作用的范围和准确度有没有差别?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举例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举例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都不同,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么进行的?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观察课本P32“体温调节图解”并思考:1、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2、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3、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4、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5、哪种激素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多?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呢?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2.体温恒定的原理——产热=散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肝脏、骨骼肌最多)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上图是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正常体温炎热寒冷正常体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汗腺分泌_____,散热量__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皮肤温度____,汗腺分泌_____,散热量____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减少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__增加增加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__减少炎热寒冷3.体温调节过程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么样的?问?体液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共同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的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有限,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讨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量>散热量,引起体温升高.(中暑)水的平衡实例二人体的水盐调节摄入量/ml排出量/ml来自饮水1300来自食物900来自物质代谢300由肾排出1500由皮肤排除500由肺排出400由大肠排出100共计2500共计2500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抗利尿激素(加压素)分泌: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运送,并暂时储存于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颗粒中,由垂体后叶释放成分:多肽(肽类)功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水盐的平衡的意义思考: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观察课本P32“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讨论:在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3.水盐调节机制水盐平衡调节图解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细胞外渗透压下降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渗透压下降(+)(-)(-)(-)(+)释放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减少尿量增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体液调节。比较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的调节,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问题探讨:1.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2.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课堂点击 1.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能随环境改变而迅速发生改变。其中避役是出名的“变色龙”,能在较短时间(小于5分钟)内改变体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得多,它变色的机制是 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 C.神经—激素调节 D.激素—神经调节 2.吃东西过咸时,会产生渴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B.下丘脑和上丘脑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上丘脑和下丘脑 3.被切除某一部分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水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 A.甲状腺B.胰腺 C.肾上腺D.脑垂体 4.下列各项与下丘脑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血液pH的稳态 C.体温的恒定 D.血糖稳态的调节阅读课后的文章——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然后来谈谈大家对此的想法。课题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授课时间基础知识(考点)⑴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⑵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能力培养⑴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2.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教法设计讲授法、对比归纳法、活动探讨法教学过程:内容板书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讲述】同学们好!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展示图片1】玩过山车的图片【讲述】过山车大家玩过吗。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问题探讨:1、??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留待学完新课后回答〗1.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2.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新课导入?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转折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呢?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提示:兔子在CO2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呼吸会加快加强,这说明CO2有什么功能呢?CO2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运输的呢?所以,CO2的调节应该属于哪种调节方式?除了CO2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激素类调节因子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同学总结什么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激素调节。?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这说明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的作用是促进呼吸运动。体液。体液调节。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要更好解释“过山车现象”,我们先要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来做个比较。先简单复习一下前两节的相关内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3、??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由此,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点。填下表【板书】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以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的。前者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后者要稍慢一些。3: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激素在内分泌腺细胞中合成以后,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体液中,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思考讨论填表?〖精讲〗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形成了局部电流,所以这种运输速度非常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虽然有突触延搁的现象存在,但相对来说延搁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而体液体调节需要经过物质的分泌、体液的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过程,时间经过得就长了。神经调节中,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某一刺激引起的反射作用范围就是这条反射弧的效应器,比较准确而局限。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广泛弥散在体液中,很多调节因子(如甲状腺激素、CO2)的靶细胞是几乎包括全身所有细胞。即使它有特定的靶器官,它的功能也常常会影响到全身。如胰岛素分泌的不正常会使流遍全身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产生糖尿病。神经调节中因为神经冲动的产生是由于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在兴奋后马上回到静息状态,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会受突触间隙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而失去功能。所以每次反射产生的时间很快,完成后又马上回到原来状态。而体液调节中激素或是其他调节因子被分泌到体液中后,它能存在较长的时间。?我们通过分析知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和结构基础都是不同的,但两者又是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那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两种调节是怎样进行协调的呢?转折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这里我们用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1.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2.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3.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讲述】体温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出示图:体液调节图解4.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5.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曾经接触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7.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8.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9.请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10.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的是在哪里进行的什么过程?11.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我们在第2节练习的题目中接触过了,还记得它的作用吗?【转折】很好。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来探讨水盐平衡的维持。1.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的进行,大大提高的人适应变化中的环境的能力。2.物体的温度高低取决于该物体所处的环境的温度。而人的体温高低和环境温度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它取决于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和人体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之间的比例。3.人体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主要通过体表热辐射散失热量。4.寒冷环境中作为产热结构的肌肉和肝脏代谢旺盛,产热多;作为散热结构的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炎热环境中,肌肉和肝脏代谢减弱,产热少,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多。5.甲状腺激素。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7.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8.人体的体温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的。当环境温度持续长时间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就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增减衣物、转移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物理降温或取暖等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9.极地工作人员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肌肉、肝脏细胞代谢非常旺盛,汗腺分泌很少,毛细血管收缩。而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则正好相反。因为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极地工作的人员要穿很多保暖衣物,喝温水,作室内加热等措施。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多喝盐开水补充汗液中流失的水分和盐分,室内要通风,准备风扇、室内降温等措施。10.是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完成的水分和盐分的重吸收过程。1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说明及问题】1.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分析讨论,然后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2.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提示】经过分析我们知道,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3.反过来,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就没有作用了吗?请举例说明。【讲述】是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1.生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了,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趋于正常。这属于体液调节。1.生2: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尿量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趋向正常。2.课本P33第一段。3.有的。比如说甲状腺激素的几个功能中有一个就涉及到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关。???【课堂小结】再次引导学生对本堂课内容进行归纳,已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小结】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布置作业】“导与练”相关联系。附:【板书设计】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活动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知识点的讲解和处理很到位,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改进之处在提问方面应设计更科学合理才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说出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过程与方法:将生活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的能力用概念图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培养总结、对比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体生命调节的精巧与限度,懂得爱惜身体,健康生活和学习。二、教学中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2.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三、课时安排1学时。教具选择PPT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在玩某些惊险刺激的游戏。例如过山车,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根据前面知识,学生应该能联想到肾上腺素)问:那肾上腺素是如何分泌的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出是神经调节的结果。以上例子证明神经调节作用于内分泌腺,从而调节激素的分泌是否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就是神经调节作用于激素调节?我们来看两个实例:二、【体温调节】问: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回答: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环节一】情景带入:假设你现在进入一个冰窖,请问你的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发抖(骨骼肌战栗)寒毛立起来了(立毛肌收缩)脸冻得发白假设你现在进入一个酷热的环境,请问你的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流汗脸红【环节二】讨论问: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产热和散热学生讨论:之前得出的身体变化属于产热还是散热?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寒冷环境中作为产热结构的肌肉和肝脏代谢旺盛,产热多;作为散热结构的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炎热环境中,肌肉和肝脏代谢减弱,产热少,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多。问: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曾经接触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环节三】问: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学生看书、讨论回答: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个实例中,首先起作用的是下丘脑的体温感受器,它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部分,分泌相关激素的内分泌腺就相当于效应器。所以,这个实例中体液体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产热和散热的控制。人体的体温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的。当环境温度持续长时间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就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增减衣物、转移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物理降温或取暖等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学生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三、【水盐平衡的调节】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的是在哪里进行的什么过程?是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完成的水分和盐分的重吸收过程。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下面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来探讨水盐平衡的维持。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环节一】讨论:流汗过多或吃太咸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喝水过多身体有何变化?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分析讨论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这属于体液调节。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另外也会使尿量减少。【环节二】写水盐平衡调节的反射弧【环节三】讨论在这个实例中,下丘脑及参与了神经调节,又作为内分泌腺参与了体液调节。请同学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总之,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问:在CO2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呼吸会加快加强,这说明CO2有什么功能呢?这说明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的作用是促进呼吸运动。问:CO2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运输的呢?体液。体液调节: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学生讨论,解释以下表格。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形成了局部电流,所以这种运输速度非常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虽然有突触延搁的现象存在,但相对来说延搁的时间还是非常短的。而体液体调节需要经过物质的分泌、体液的运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等过程,时间经过得就长了。神经调节中,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某一刺激引起的反射作用范围就是这条反射弧的效应器,比较准确而局限。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广泛弥散在体液中,很多调节因子(如甲状腺激素、CO2)的靶细胞是几乎包括全身所有细胞。即使它有特定的靶器官,它的功能也常常会影响到全身。如胰岛素分泌的不正常会使流遍全身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产生糖尿病。神经调节中因为神经冲动的产生是由于局部电流回路,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在兴奋后马上回到静息状态,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快会受突触间隙中的其他物质的影响而失去功能。所以每次反射产生的时间很快,完成后又马上回到原来状态。而体液调节中激素或是其他调节因子被分泌到体液中后,它能存在较长的时间。布置课后作业熟记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课辅资料上的习题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上课课件(共26张PPT).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教学教案.docx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表格教案.doc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授课课件(共33张PPT).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表格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