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课课题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课时1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过程与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2、体验认真细致的观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教(学)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二、练习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整理(清洁和收镜)2、注意事项教后记作业布置组长签字签字时间伊宁县四中教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2.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3.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思考4、.整理三、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指导学生看书P35图及朗读课文,指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的,生物体是有细胞构成的,引出主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板书课题: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二、新授内容显微镜的制造者师: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师:想亲自观察到显微镜的微观世界,首先要认识显微镜。2、结合教材37页图2—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且思考各结构的功能。注意: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识别。2.利用实验桌上的实物进行指认各个结构并且思考各结构的功能。3、练习,进行检测。1.显微镜的使用2、教师示范,强调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目镜和物镜。师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2)对光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2种观察标本:①写有“e”的玻片;②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3、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观察: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③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思考(1)大家观察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2.)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物像居中?(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在观察时能看清楚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①物像是倒像②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③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引导学生换目镜(高倍)后再观察。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学生四人一小组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学生阅读想一想议一议,找出显微镜的制造者。光学显微镜(教师介绍还有电子显微镜)练习,进行检测。生看书上的实验操作过程,明确实验过程。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巡视,帮助。提出疑问,明确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正确的对显微镜进行取镜和安放。让学生明白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是薄而透明的标本。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纠正学生出现的不当之处,加深学生的印象。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