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序号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新授课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以水螅为例了解腔肠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②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二.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水螅的体壁结构和生理特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难点:水螅的体壁结构和生理特点三.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引入课题。1.提问:七年级上册我们了解了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五个主要类群,本学期我们要学习动物的类群及其他生物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指正,引入新课。新授: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1.学生自主学习:①学生阅读教材P3~4,了解腔肠动物的一些常见品种,初步了解水螅的生活环境、习性及形态特征。②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学案上相关的内容。(2、3题)2.小组内部交流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巡视指导。3.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每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其余学生补充,教师指正。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螅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捕获食物的方式。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1.教师播放水螅生活状态及捕食的动画或录像,学生认真观察。2.教师请学生分别总结:水螅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形态特征:身体几乎透明,口周围有5~12条触手。体型:辐射对称,有利于捕食、防御。捕食:用触手、刺细胞(内藏有刺丝、毒液)捕食。生殖:出芽生殖。3.学生观察教材图示及下列图片。小组讨论:水螅体壁结构及生殖有何特点?4.教师重点讲解:水螅体壁的胚层结构、消化腔、刺细胞等结构。5.学生理解后,完成笔记的整理。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水螅体壁结构学生独立做学案后面的10道题目,小组互评。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大家谈谈有何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种类: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水螅二.水螅:1.生活习性2.形态特征:身体几乎透明。3.体型:辐射对称4.捕食:用触手、刺细胞捕食。5.生殖:出芽生殖。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教学反思:教案序号2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新授课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以涡虫为例了解扁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②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能力目标:知道预防寄生性扁形动物的方法。3.情感目标:以血吸虫为例了解寄生种类的感染过程,从而加强对血吸虫的防御。二.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难点:血吸虫的感染过程及预防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回顾旧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学生观看播放的视频:洞庭湖区血吸虫感染人的报道。那么我们怎样来预防呢?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有何形态特点?它有哪些生活习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扁形动物”。新授:二.涡虫:1.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6,了解涡虫的生活环境、习性及外部形态特征。并能独立完成学案上相应内容。2.教师让学生回答学案“自主学习”答案,教师指正。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扁形动物的种类。4.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师给予评价。5.学生观察教材或右边涡虫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涡虫的习性、形态、结构特点。①生活习性: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②身体:背腹扁平③身体前端背面有两个眼点(可感光),腹面有口,口中有一个管状的咽。④体型:两侧对称⑤有口无肛门。6.教师启发学生思考:①涡虫有哪些特点与水螅有何区别?②水螅是辐射对称的体形,而涡虫是左右对称的体形,请分析左右对称的体形在进化史上的意义。三.其它扁形动物:1.了解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消化器官、运动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营寄生生活。2.让学生自主阅读下列文字。?血吸虫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血吸虫体长仅有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后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3.小组讨论:血吸虫的生活史、寄主种类、预防措施等。4.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正,师生共同总结。寄生种类:钉螺和人,钉螺为中间寄主。预防措施:消灭钉螺;治疗患血吸虫的病人;避免直接接触疫区的水。四.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学生根据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总结: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列表比较腔肠动物、扁形动物。附板书设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涡虫:1.生活习性: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2.身体:背腹扁平3.身体前端背面有两个眼点(可感光),腹面有口,口中有咽。4.体型:两侧对称5.有口无肛门。二.其它扁形动物: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消化器官、运动器官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营寄生生活。三.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