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操作系统的个性化设置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省声像教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上册模块三《操作系统》第二节教学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会任务栏设置,用户账户的设置方法,了解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学会程序卸载。本课是以设置个性化的Windows XP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安排了四个知识点,任务栏设置、设置用户账户、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和卸载程序。通过对以上基础知识的学习从中让学生探索挖掘内容深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任务栏设置,掌握用户账户的设置方法,了解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学会程序卸载。 过程与方法:采用创设情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生活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于有些操作可能引发许多问题,如设置用户密码保护和卸载程序,这就需要教育学生维护好计算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培养学生尝试性的探究信息技术知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任务栏的设置,用户账户的设置。 教学难点: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需要,会对计算机进行设置,怎么样才能使我自己的计算机和别人不一样?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对象的不同属性使计算机更加符合自己的需要,更富有个性。 二、控制面板介绍 教师讲解演示控制面板的打开、控制面板中能够进行设置的项目。 三、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学习任务栏设置 教师演示,说明设置的方法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设置任务栏属性窗口和“开始”菜单属性窗口。 任务二:设置用户账户 点拨: 1、 在什么地方设置用户账户 2、 为新用户输入名称时应该注意什么 选择学生进行设置展示,其他学生根据他的操作互相回顾,教师从旁引导,渗透合作探究思想。 通过刚才的用户账户设置,你觉得体现了Windows 7的什么特点呢?同桌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可以对用户账户的名称、图像、类别、密码进行更改。但是我们不提倡对公用计算机或机房的计算机进行用户账户和密码的设置。 任务三:加快系统启动速度 每台计算机在进入系统时自动启动的软件可能会不一样,需要各自根据自己操作的计算机情况,进行设置。目的是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是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任务四:卸载程序 在Windows XP中,卸载应用程序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软件自身的卸载程序; 另一种是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 先由学生演示第一种卸载方法,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第二种卸载方法由教师演示,学生思考两种卸载方法的异同。 教师小结:不能随意卸载机房已经安装好供学习的程序。 四、延伸拓展 你还有什么方法来卸载程序? 提示:学习操作系统的个性化设置,为了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更熟练的使用计算机。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针对任务栏和控制面板中不同的对象进行属性设置,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使用习惯等对电脑进行适当设置,使它能够更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工作界面。 【作 业】 P39 实践与探索 1.根据实际需要创建你自己的个人账户。 2.利用自己创建的账户登录,个性化设置桌面背景和任务栏。 3.查找资料,列出至少三种加快计算机启动速度的方法。 -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