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1.2数据的计算(第1课时) 单元 1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的计算方式,了解数据计算的发展过程,列举数据计算的基本方式。 2.通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计算方式比较,掌握如何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建表,以及对数据表进行排序、查找、筛选、函数计算等简单操作;能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数据计算方式处理数据。 3.在项目活动中,感受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优势。 重点 能够针对解决问题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数据的计算方式。 难点 能够比较总结出不同计算方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孙子算经》记载,“今有雉(鸡)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请思考该问题的解决办法。 听讲并思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探究1:对于“鸡兔同笼”问题,用你已有的知识,试着阐述解决方法。 探究2:运用表格处理软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由列表法引申,学生电脑完成并反馈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除了《孙子算经》记载的假设法外,还可以使用方程法、抬腿法、列表法等。列表法的理解比较容易也很经典,只是需要借助表格,把35头和94脚的鸡和兔的数量组合都罗列出来,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结果即可。 腿数 鸡(只数) 兔(只数) …… …… …… 90 25 10 92 24 11 94 23 12 人类发明了计算机以后,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大脑的活动。可以说,电脑延伸了人脑的功能,对稍复杂或机械的运算,人们可以借助工具软件来实现,比如用电子表格通过计算去实现。 以下是一张用电子表格软件解决此问题的示意图,请通过计算得出各单元格的值,并用红色标识出求得的鸡兔数量。 鸡兔同笼问题(35头94脚) 兔的只数 鸡的只数 兔脚总数 鸡脚总数 共有的脚数 1 2 3 …… …… …… …… …… 33 34 探究3:用编写的程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老师演示并发程序给学生体验) 双击运行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程序,并比较该程序与电子表格计算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同。 接着教师呈现两个不同的程序,虽然功能一致,但实现的思路不同,请学生比较。 程序1: import?math print('这是一个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程序') heads=int(input('请输入总的头数:')) legs=int(input('请输入总的脚数:')) tu=int((legs-heads*2)/(4-2)) print('兔子有:',tu,'头') print('鸡有:',int(heads-tu),'头') input("运行完毕,请按回车键退出...") 程序2: import math print('这是一个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程序') heads=int(input('请输入总的头数:')) legs=int(input('请输入总的脚数:')) for tu in range(1,heads-1): leg=4*tu+2*(heads-tu) if leg==legs: print('兔子有:',tu,'头') print('鸡有:',int(heads-tu),'头') input("运行完毕,请按回车键退出...") 二、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计算方式的比较 探究4:面对“鸡兔同笼”问题,与人工计算和借助电子表格软件计算相比较,编程计算进一步提高效率。请将人工计算、借助电子表格软件计算、编程计算三种计算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填写下表。 不同计算方式的比较 考查方面 计算方式 使用成本 使用方便性 计算速度 方法通用性 其他 人工计算 借助电子表格软件计算 编程计算 尝试用表格解决问题; 用方程法,抬腿法等。 学会用表格解决问题; 学会方程法,抬腿法等。 课堂小结 总结不同计算方式的特点。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