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难点 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信息 的 需求与来源 二、信息的采 集 三、信 息的整理与保存 课堂小结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们的“国宝”。 四川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它们提供了适合的生活环境。但大家或许还不够了解它们,比如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什么?它们的生存现状怎样?今天我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收集信息了解大熊猫的习性。 教师提示: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从分析问题开始,列出信 息需求分析表,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 础。同学们自学课本对大熊猫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 任务一: 通过问题分析,可以选择一些项目作为研究内容,并制作信息需求分析表。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活动任务,列出你们的信息需求分析表。可以参照书本表1-1-1。 同学们在确定了信息需求之后,就可以根据需求寻找来源。 教师提示:一般来说,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事物本身、他人和媒体。信息的来源越广,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获取可靠信息的概率就越高。因此,为了使收集的信息更具说服力,应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尽量选择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信息源。 任务二: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信息来源,并完成信息来源分析表的填写。 教师随机邀请小组展示本组填写的信息来源分析表,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根据信息的来源不同,采集信息的方法也不同。 任务三: 通过刚才教师的讲解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探索发 现我们可以使用哪些工具来采集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信息来源 工具 事物本身 他人 媒体 请小组展示自己填写的表格,并及时评价。 教师讲解:在获取有效信息后,我们需要将信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把获取的信息文件输入本地计算机保存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方法。比如在资源管理器中保存信息文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可使用云盘保存信息。通常我们可以将收集的信息按内容或按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保存,获取的信息类型主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1、按内容分类整理信息 2、按类型分类整理信息 教师补充:现在的数码设备大多可以直接采集信息并实现数字化存储。比如我们使用录音笔采访大熊猫饲养员,通过数据线或网络可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保存。那么,对于非数字化格式的信息,如纸质书本上的文字等,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文件,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数字化。比如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文字、用图表处理软件输入数据、用扫描仪转化纸质信息等。数字的信息化如图: 任务四: 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教师对于信息保存方法的讲解,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将刚才获取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中保存。并展示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选择恰当的方法采集并整理、保存信息。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板书) 第一单元 信息的采集与整理 第一节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一、信息的需求与来源 二、信息的采集 三、信息的整理与保存 作业 收集并完善关于大熊猫的信息整理与保存。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