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数与形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数与形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数与形》
教学内容:数与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来解释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力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们喜欢借助图形来研究数。今天,我们也循着数学家的足迹来感受数与形结合的魅力。板书:数与形
数形结合 探索发现
(一)数形结合 ,发现规律。
1、初步体会,从形中找到数。
黑板上依次贴出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师:图形中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如果用算式表示第二幅图(指图二)中的小正方形个数,你想到了哪个算式?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图形指一指。
得出一组算式:1+3=22=1+2+1
师:横着看,拐弯看,斜着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都表示一共4个。
进一步感悟图形中寻找数。
师指图三:你能用算式表示第三幅中的小正方形个数吗?
学力单,第1题。(出示课件)先在图中标一标,再用算式表示。抽一生到黑板上来完成。
汇报。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5是怎么看的?(拐着弯看)32是怎么看的?(横着看的)1+2+3+2+1是怎么看的?(斜着看的)横着看,拐弯看,斜着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3个不同的算式,都表示一共有9个。
师指图一:第一幅图,横着看,用算式怎样表示?拐弯看呢?斜着看呢?
板书:1=12=1
3、根据图研究算式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
师:我们利用图形得到了三组算式,一起读。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生读。
讨论:有没有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说一说。师巡视,指导。
生自由说。
师小结规律1: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
规律2: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相加,再依次加回到1,和等于最大加数的平方。
教师强调小结:原来,图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能不能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1+3+5+7=( )2
1+3+5+7+9+11+13=( )2
=9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集体汇报。
教师强调小结:原来数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图形来帮助解决。
(二)数形结合 感受极限
4876801784351、学生尝试解答。


完成学力单,第3题,用你喜欢的方式找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动手试试吧。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2、集体汇报。
3、小结。
师: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找到了两种途径:一种是通分,一种是借助图形,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喜欢用图形来帮助思考的方法?
数形结合,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在这道题中,借助图形来思考,不仅让问题变得简单了,而且将加法变成减法来算,实现了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的转变。
4、感受极限。
师:像这样如果继续往下加,下一个加数应该是多少?生:32分之1。师:为什么要加32分之1呢?

师: 等于多少呢?你能用图形来帮助解决吗?如果你已经用了图形,就在原来的图上继续画下去。师巡视,请一生上黑板完成。
汇报。
师:继续加,该加多少了?再加64分之1等于?迅速回答。加128分之1等于?
师:一直加下去,等于几呢?同学们结合图形大胆猜想。小组讨论。
5、汇报。
师:你们组认为等于多少?
小组汇报。
师:到底等于多少呢?(课件演示,无限地取下去就无限地接近1,最后等于1.)
这是我们数学中的一种极限思想,最终的结果眼睛看不到,但是我们心里想得到。
三、总结回顾,举一反三
1、数形结合好不好?
2、其实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直伴随着我们。回忆一下,你在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
3、老师这里帮大家收集了一些数形结合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以前学习中的典型例子。)
4、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这样说: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少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四、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结合图形算一算。
0.9+0.09+0.09+0.009+……=(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