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步计算式题(一)(算“24”) 【教材分析】 《三步计算式题》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第47页的教学内容,以算“24”游戏为载体,初步认识三步计算式题,为后续三步计算式题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对加、减、乘、除的口算进行练习,同时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堂课之前已经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并学习过两步计算式题的教学内容。能根据分步的两步计算式题画出树状算图及列出综合算式,对运算顺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第47页(算“24”) 【教学目标】 在算“24”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索活动,知道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出24的方法,体验灵活的计算方法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利用知识迁移,将两步计算式题迁移到三步计算式题,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算“24”体会计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激趣 1、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扑克牌图片)猜猜这堂数学课,我们要做什么?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玩一个数学游戏,叫做算“24”(板书:算“24”)。 2、你了解算“24”的规则吗? 3、用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就可以算“24”了。 每种游戏都有规则,算“24”的规则是什么呢?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游戏规则:每次翻出四张牌进行运算,每张牌必须用一次,而且只能用一次,使运算结果为24。(牌A、J、Q、K分别代表数1、11、12、13) 4、想玩好算“24”,要掌握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同学们都会,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 二、逐层递进,探索新知 (一)引路牌 两张牌算“24” 1、我出8,你能找出一张牌和它算出24吗?你用哪个算式算出24的? 2、我出6呢?你出什么?你用哪个算式算出24? 3、这回老师出Q,你准备出什么?说说你用哪个算式算出24的? 4、不仅可以利用乘法算出24,加法也可以算出24。 (二)起跑线 三张牌算“24” 1、两张牌2和4,你能算出24吗?不行是吗?再增加一张牌(出示8),这回 能算吗?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我们的数学小伙伴们也在算“24”,看看他们的方法和你一样吗? 出示小巧的算法。 她比你多了什么? 小巧真棒!她想到了结合前面学的树状算图清晰地表示出了算法。你能 仿照小巧的算法把小胖的也来画一画,写一写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第一题。集体交流。 4、出示小巧和小胖的算法。 你们看,这是我们以前学的两步计算式题(板书:两步计算式题)。 你能说说这两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板书) 出示8÷2×6=24,没有括号,这一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乘除是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板书) 除了乘除是同级运算,还有其他的同级运算吗?加减也是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板书) 出示4+2×10=24,这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称为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板书) 我们把这样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三)探索园 四张牌算“24” 请你也来试一试:用2、3、6、9四张牌算“24”。 活动要求: 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二写:在练习纸上把你的算法用数学算式写出来。 2、交流汇报。(板书) 3、用三张牌算“24”可以利用树状算图很容易列出两步计算综合算式。用四张牌算“24”,能列出几步计算式题?(板书:三步计算式题)能否也用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 看,小巧和小胖正在探究这个问题。(出示三步计算树状算图和综合算式) 这是下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一下。 4、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否与两步计算一样? 三、拓展练习,开阔思路。 登高台。 1、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我们的好伙伴小巧也在算“24”,她想来考考我们:你们知道我们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算出24的? (1) (8-4)×6×1=24 ( ) A、减 乘 乘 B、乘 乘 减 (2) 8×(6-4+1)=24 ( ) A、乘 减 加 B、减 加 乘 2、(机动)小巧碰到了一个难题,你能帮助她吗?没有牌,你能算出24吗? 在下面的数之间填上+、-、×、÷或( ),使运算结果为24。 3 3 3 3 = 24 4 4 4 4 = 24 5 5 5 5 = 24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四、师生交流,共同小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今天玩的开心吗?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小游戏、小活动中就隐藏着许多数学的秘密。三张牌算“24”列出了两步计算式题,四张牌算“24”列出了三步计算式题,如果用五张牌算“24”能列出几步计算式题?随着牌数的增加,涉及的步数也在增加,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三步计算式题(一)算“24” ① 2×6=12 ② 9+6=15 3+12=15 15-3=12 15+9=24 12×2=24 ③ 2+3=5 ④ 2+6=8 9-5=4 9÷3=3 4×6=24 8×3=24 ……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学生从两步计算式题到三步计算式题过渡的第一课时。由于三步计算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通过算“24”游戏列出分步的三步计算式题,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因此,本堂课我从深受同学们喜爱和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向同学们介绍游戏规则,了解学生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单调的计算是非常枯燥的,而这节课又必须以计算为主题。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整节课设计成引路牌、起跑线、探索园、等高台等几个环节,扑克牌分别从2张到3张再到4张算“24”,算法从一种到多种,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的,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能使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基础进行目标选择,分解了学生的难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学会,让中等生感到我能行,使优等生产生试一试更有成功的期望。由于采取的是游戏的形式,同学们从1个人玩到2个人、3个人、4个人玩,把大量的练习寓于游戏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游戏的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探究。在本堂课中我鼓励学生用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本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语言有所欠缺。可在学生活动时加入一些小组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会在今后的课堂中加以改进。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