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执行日期:2019年10月11日执行班级:365、366班第一章:绪言第二课信息技术的发展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2)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形成整体认识。2.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高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掌握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及学习的积极性。三、教学重难点1.难点: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2.新课教学:(1)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2)给学生3分钟阅读课本5-6页并讨论。学生小结,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与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3)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通过因特网、互助、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价比(4)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还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知道了信息发展的三个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与越来越高的性价比。希望同学们结合生活,深刻理解这些概念。(5)课后作业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相关资料。六、教学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