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明明白白的利润表 ——统计图 表 的 制 作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内容,但学生往往容易被各种图表的外表所吸引,而忽视了图表的真正用途,特别是在图表的类型及图表格式化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创建不同形状的图表 2、学会编辑图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图表分析数据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上机实践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境]:微机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变化无常。有时早晚温差特别大,衣服增减不好把握,所以要特别关注气象类节目。 提问:同学们平时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气象信息呢? 回答:电视、收音机、报纸、网络等等。 讲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我们身处于长江边,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大家还记得98年的那次特大洪水吗?(播放98年水灾纪录片)。 讲述:水灾与降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武汉的降雨量情况。 二、新课讲授 (一)比较数据表和图表 展示:武汉98年月平均降雨量数据表和武汉98年月平均降雨量图表。 (二)制作图表 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插入图表的操作方法: 1、选择数据区域(月份和降雨量所在的两列数据)。 2、“插入”—“图表”—选择“图表类型”—输入图表标题、X轴标题、Y轴标题。然后按照提示窗口的要求即可完成图表的插入。 任务一: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月平均降雨量柱形图,并根据前面所学的word2000中调整图片大小与位置方法来调整图表的大小与位置。 (三)分析图表 提问:从图表中你看出了哪一个月份的降雨量多,哪一个月份降雨量少? 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 回答:9月降雨量最多,12月份降雨量最少,4月—9月降雨量集中。 通过普通数据表和图表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图表能更直观地数据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图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4月和9月是哪两个季节呢? 提问:12月份是什么季节 讲述:可见春夏两季降雨较多,冬季降雨较少。 任务二:同学们知道现在地球越来越“热”了,武汉更是俗称“大火炉”,想不想知道武汉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现在大家动手制作武汉年平均温度图表,图表类型自行选择,并进行图表分析。 教师巡堂,辅导困难学生,并找出选择不同类型图表的学生。 提问:为什么你要选择这种类型的图表?有什么好处吗? 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呢? 教师总结: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会有不同的效果,它所表现的数据间关系也不一样。 介绍几种常用的图表类型:柱形图、饼图、折线图。 1、 柱形图:适合对多种关系类型的数据进行比较; 2、 饼图:适合表现各部分数据占整体的百分比; 3、 折线图:适合表现数据的趋势、起伏。 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交流后进行汇报 学生阐明理由 学生展开讨论,选代表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 让学生自主选择图表类型,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可能有些同学盲目的选择图表类型,只要认为好看就行,因此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任务三:在提供的四个城市月平均温度和降雨量统计表中,对比四个城市的月平均温度和降雨量情况,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制作四个城市的月平均温度和降雨量图表,并作相应的分析。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回顾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