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1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山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1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教案

资源简介

设计游学方案
--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用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上第2单元《让因特网成为工具》微项目1的内容:《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本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漫游网络,敢于大胆尝试探究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法与途径。单元课时安排:3~4课时;微项目1《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2~3课时,微项目2《探究网络信息交流方式》1课时。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漫游网络获取信息是必备的技能。本课是第2单元《让因特网成为工具》的第一节,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上网习惯的最佳时机,它在初一信息技术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_??????_掌握在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提升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全面提升_??????_信息素养,为_??????_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的基本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教师采用鼓励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本课的内容对初一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学生们在课堂中乐于探究、善于思考,但学生的思维层面比较浅,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深层思维,善于梳理知识点,对学生能够学习好本堂课有非常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3种获取信息的途径:调查问卷、搜索引擎、官方网站。
2.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学会准地使用搜索关键词;
3.学习捕获信息及甄别信息的方法。
4.掌握设置主页、收藏夹的使用、网页文字的保存。
过程与方法:
通过项目驱动来完成“设计游学方案”,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学习中来,学习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甄别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体验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小组活动,在相互的帮助和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体协作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创设,感受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从网络信息搜索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同时学会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搜索捕获信息、添加到收藏夹的方法、网页文字的保存
难点:搜索、关键词
【教学策略】
本节课创设情景,采用项目学习模式,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各小组在自主探究基础上,进行小合作,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发展的教学策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能力和提高素养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切实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学准备】
助学案、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学生划分小组
【项目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将新课标准贯穿始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定情境,初中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勇于上机尝试,本节创建了“设计游学方案”的模式,来吸引学生关注课堂,关注项目,引导学生完成项目操作的同时,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设计游学方案”。
【项目要求、实施流程及评价】
项目要求:
邀请同学们参与游学方案设计。
实施流程:
环节一:游学知多少: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游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确定游学内容。
环节二:游学我做主:
各小组选定游学目的地,并对景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展示游学方案。
环节三:出行巧安排:
确定出游学的日期和行车路线。
项目评价:
浏览器设置主页;搜索引擎的使用;收藏夹的使用;网页文字的保存。
课堂中大胆发言、在探究过程中能展示或演示自己探究成果,每完成一项,小组的红色旗帜前进一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3分钟) 屏广:ppt展示视频。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同学们,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节目?
看来同学们都知道:中国诗词大会。
那同学们,想没想过跟着诗词来一场奇妙的旅行呢?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来为我们的旅行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份游学方案。跟着古诗去旅行吧。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观看并思考。
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视频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对整堂课的任务有个整体感知。
环节一





(7分钟)
自主探究 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喜爱以及对游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完成问卷调查。
要求: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游学知识。
问卷调查网址:
_http://sojump.com/jq/11062030.aspx_
网络调查问卷是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登录问卷网,呈现反馈结果。
通过问卷结果,老师看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游学知识,老师也看到四首古诗中同学们最喜欢的是:早发白帝城(李白)。
请大家一起读古诗。
诗中写了哪些景点?
分组:1、3、5组——白帝城
2、4、6组——江陵
学生使用浏览器,完成问卷调查。
和老师一起分析讨论决定本节课的游学内容。
学生按问卷调查的结果,成立6个小组,并确定本组的游学主题。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
让学生感受网络调查问卷是获得信息的有效途径。
普及游学常识,为下面环节做铺垫,减轻对环节2的压力。
环节二





(22分钟)
自主探究
+
合作探究
我们确立了游学目的地,去游学前还应该了解哪些信息?
和学生探讨游和学的关键词:
要求:网上搜索游学景点相关信息:
打开网页,进入搜索引擎百度,设主页。
了解景点的地理位置、景点介绍、当地特产、美食、人文信息、文化意蕴等。
提示: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冗杂,要甄别使用。
能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展示:1、主页的设置
2、搜索引擎的使用,提炼关键字
学生演示并讲解,老师点评。小组评价。
试一试:收藏夹的使用;
网页文字的保存
学生演示并讲解,老师点评。小组评价。
小组展示游学方案
老师点评,小组评价。
和老师一起研讨游学需要了解的信息,确定关键词的选用。
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各自的搜索任务。
组长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探究。
给掌握较好的学生上机尝试的机会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基础上,进行小给合作,培养学生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实现分层教学、差异教学。
环节三





(8分钟)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现在请带着我们的游学方案,跟着古诗出发吧!出发前我们还要知道哪些相关信息?
要求:
1.确定出游的日期(适宜的天气)
建议登录“中国天气”网站(http://www.weather.com.cn)上进行查询。
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2.借助网络地图规划行车路线:
使用百度地图(_http://map.baidu.com_)的“路线”功能,查看景点自驾游的行车路线。
教师演示指导。 天气、路线
学生:上网查询最近7日景点的天气情况,尽量选择晴天。
学生上机尝试
讨论自驾游的行车路线。
指导学生有目的的上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尝试网络地图使用的方法。学会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5分钟) 师生共同交流谈收获。
同学们,网络无处不在,让我们把自己的游学见闻、感受上传到qq、微信、网络平台(百度旅游、博客)上,与好友们一起来分享游学的乐趣。
表扬优胜小组(本节设计游学方案中,获胜的小组是*组。) 引导学生总结,和老师共同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拓展思维锻炼学生表达、交流、和归纳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的习惯。
【板书】
探寻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