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绘制图像的方法》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节课是泰山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探究绘制图像的方法》,本课是photoshop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软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是在前面已了解了画图工具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学习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与操作,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鼠标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计算机课与美术课的整合。 Photoshop教学是一个作品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这过程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它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用自己的思想来表达,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对于中学生来说Photoshop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精神。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的同时要适当的降低难度。Photoshop教学是一个作品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这过程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它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用自己的思想来表达,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Photoshop基础知识 (1)Photoshop软件的历史发展、使用功能——理解图片处理的概念,通过实例明白图片处理的强大功能。 (2)PHOTOSHOP的界面,工具箱,以及会利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形创作。 初识Photoshop软件 (1)认识Photoshop软件的窗口结构——多面板的结构,与过去学习的Flash有所相同。 (2)分析Photoshop处理图片的基本步骤与常见方法。 (3)绘制图片并进行涂色,重点了解一下渐变工具,初步了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意义建构的教学理念,导入——创设情景——体验学习,分析图片,建构原理。 (2)采用体验、模仿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创设情景——演示并分析Photoshop作品,了解图片处理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4)用对比学习方法,理解图层、样式、蒙板等概念。 考核评估 Photoshop图片处理的考核方式以评价学生的作品为主。可以采用教师、师 生、学生之间、网络平台等一起评分。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本案例适用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这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正逐步形成,但感官认知、模仿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反省思维也已经有所发展,自主学习探究也已经有一定的能力,但仍体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等特征。任务的设计应针对他们的特点,任务难度不宜多、过大。尤其是起始课,打好基础仍然是我们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他们经过以前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已掌握了几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继续学习另外几种绘图工具,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紧密的联系,已有知识和技能会起正迁移作用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学生能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 该年龄学生对计算机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和神秘感,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教学设计: 【课题】探究绘制图像的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 PHOTOSHOP软件。了解基本工具 ★学会使用油漆桶工具和渐变工具进行色彩填充 ★了解色彩对图像的意义与魅力。 2、过程与方法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观看教的演示,结合教材及学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掌握制作“绘制图像”的方法。通过拓展任务,自主设计绘画方案,并在组内、班级交流、评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培养学从多角度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能力与习惯。 二、教学重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绘制图形的一般步骤。 ★难点: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用一般的图形来设计出简单的图形。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网、网络机房、教学课件及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先说一下本节课的规则,老师把你们划分成四个小组,这四个组我在屏幕上用“小组排行榜”来展示各个小组的得分情况,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回答正确的和踊跃的,就给这个小组加一个笑脸,它不仅是你个人实力的见证,也是你团体凝聚力的见证。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冠军? 课前导入,播放视频和图片。 首先呢,我们先看一段小视频。 师:这段搞笑视频是把路人拍照,然后在后台进行了处理,把人物的表情、高矮、形象进行了夸张的设计,非常的有趣。下面呢,老师再给大家看几张非常有趣的图片,看完之后,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想? 生通过看视频和照片来谈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电脑可以把不用的照片进行处理,最后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信息技术并不发达,起初,人们只能照像,照什么样子,只有经过底版洗照片才能看到照的样子,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修改,再后来技术先进了,有了数码相机,照完像可以在电脑上看。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像处理软件产生,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你照完像以后可以进行修改,比如有颗痣,比如单眼皮化成双眼皮。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你可以把毫不相干的两张照片通过处理,就可以联系在一起。不管你想照什么照片,我们都可以经常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大家想不想学习如何来进行图像的处理? 师: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丰富多彩的图像处理世界。学习一款新的软件photoshop.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读 1、 认识 PHOTOSHOP软件。了解基本工具 2、 学会使用油漆桶工具和和渐变工具进行色彩填充 3、 了解色彩对图像的意义与魅力。 4、 发挥想像力,创造力,使用圆形方形等工具进行创意构图。 师:老师问一下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画画,喜欢不喜欢涂色。这节课呢,老师就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图片,(师打开),有小动物,有动画片的人物,有植物等等,但他们都没有颜色,这节课呢,我们就把这些图片进行涂色,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这些画面丰富起来。那在填充颜色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软件以及具体的要求 任务(一)知识储备,技能学习,初始PHOTOSHOP 同学们对照“学生文件夹”里面的学习演示,启动起PS软件。并认识PS的整个界面。(菜单栏,工具选项栏,控制面板,工具箱,工作区,状态栏等等) 师:我们主要来认识工具箱。这节课呢,我们主要来学习几个主要的工具,以后的这些工具会随着我们学习的进一步加深再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打开“学生文件夹”中的学习课件来自学一下各个工具的名称和作用。 下面同学们就先自学一下工具栏中的工具,三分钟后老师来考考大家工具箱中的几个常用工具。 下面请同学们回答老师出示的几种常用工具。 学生依据屏幕出示的photoshop工具回答。并给回答对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资励笑脸标志。 老师重点讲一下几个常用工具。 1、“选择工具”:选择工具是最基本的工具,它是所有操作的前提。以下四种选择工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点击右下角的小箭头) 选框工具,是常用的工具之前,包括椭圆选框,矩形选框,单行,单列选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区域。 移动选择工具 (黑箭头),是选择某个对象。 套索工具, 可以选择任意的区域,选区操作灵活方便。 魔棒工具, 颜色选择工具,选择颜色相近区域。 2、油漆桶工具 是一款涂色工具,这款工具可以对选区、画面、色块等区域快速的进行填色。 3、 渐变工具 在填颜色变化时,可以将颜色变化从一种颜色过渡变化到另一种颜色。或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它有几种渐变类型。 老师演示讲解几种渐变。 任务(二)灵活运用,实战演练。完成下面的图形创作。 师:你能用选择工具和油漆桶或渐变工具来完成下面的图形吗?大家试试看,相信你是最棒的。 请同学们对照着“学习文件夹”中的微视频或者学习课件来自主完成。三分钟的时间 找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操作过程。 这位同学演示的非常好,而且和老师一样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加一个笑脸。 为什么两个图形会一起移动?如何移动一个图形而不影响到另外的图形。就要用到图层的概念。 讲解一下图层的概念和作用。 如何制作一个三角形,课件展示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屋顶。 师讲解“变换——透视”和“自由变换”的概念。 如何变成透视立体效果。 同学们看圆锥和这个球,有没有立体感的效果,没错,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课件”来完成。 老师演示 任务(三)大显身手,交流成长。利用色彩填充进行色彩搭配 师:请大家打开“图片素材”文件夹,老师在里面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图片素材,请大家自由的选择几幅图片进行填充色,希望大家大胆的进行想像,有所创意。最后咱们进行展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展示的最好,哪位同学最有创意。注意,要用上渐变工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只要是能回答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就给小组奖励。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是一些最基本的平面图形就能组成,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用平面图形设计一些你喜欢的作品,动物,植物都行,看看谁最有创意。看看老师的这些作品。 好,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看到了在学习过程中的那份投入和热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能够设计出更多更精彩、更富有创意的作品,世界需要你们来描绘,希望同学们的未来生活充满永远健康的色彩。 教学反思: 思得:“绘图”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学的内容。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勤于动手探究。 2 、思失:学生喜欢独自操作,不愿意受教师的导控。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未必回应。偶尔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因考虑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对部分学生作品的演示完全是根据教师的个人观点进行控制的,学生不一定认同,也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3、思改: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中常见的气氛沉闷,应尽量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