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生物 5.1.1细菌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教版八上生物 5.1.1细菌 教案

资源简介

《细菌》
教学设计
课题 细菌
课标要求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从大小、形态、结构、生殖等方面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能力目标 1、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2、通过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培养学生科学推断能力。
3、引导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科学品质。??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 体会科学的探究精神,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引导学生认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难点 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2、通过比较得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
学情 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殖,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内容后,从感性上对细菌有了初步的认识,教材紧接着安排本节内容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细菌的大小、形态通过图片等直观认识较容易理解,但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推断细菌的营养方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推断。八年级的学生年龄稍大,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有一定提高,课外知识较丰富,对新事物、未知世界容易产生兴趣、求知欲强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研究在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
教法 学法 教法:1、指导学生阅读和交流,根据导学案的具体步骤,带问题阅读、思考和交流。2、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供丰富的信息。3、对学生评价激励。
学法: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导学案提示,阅读、思考、交流。2、大胆质疑。
3、根据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培养推测、想象、合作、表达等能力。
4、注重知识的构建。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巴氏消毒处理保存的食品。
导学过程
导学任务 步骤 教师引领 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巩固 点拨释疑、鼓励评价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 我们已经学习知道细菌和真菌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关注今年有关细菌的一则新闻(播放有关超级细菌的课件)。超级细菌像甲流一样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那细菌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观看新闻,积极思考。
2 细菌的发现 一 (课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手上有大量的细菌,“饭前便后要洗手”“不洗手吃饭会生病”这些常识已是妇孺皆知,可是在300年以前,别说是一般人,就连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学会也不知道有细菌的存在,那是谁发现了细菌呢? 认真阅读课本和补充资料完成思考题: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发现了细菌。
2、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 )通过( )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 )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 )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实际是做了一个( )实验。
3、巴斯德还发现了( )( ),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及( )的方法,被后人称为( )。
4、通过阅读课本和补充材料,结合你原有的所知,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感想?
回答思考题。
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课件)
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发现了人们从来不知道的“小人国”,引起了人类认识的重大改变,这与他的刻苦认真钻研离不开,但是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没有他研制的显微镜列文.虎克也不能发现细菌。
巴斯德不盲从权威,对细菌的来源提出异议,并精心设计了一个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课件演示)
科学的发现需要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并建立在实验基础上。
对学生的发言鼓励评价,对学生归纳能力表示肯定。
二 巴斯德的实验发现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
结合巴斯德的研究分组讨论:
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严格的消毒,还要戴上消过毒的口罩和手套,这样有什么好处?
发表意见。
其他同学对发言提出不同
见解。 (课件)外科大夫在手术时,严格消毒是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戴手套是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带口罩是防止医生呼气时将细菌带入病人体内,上述做法也是防止病人身体的细菌感染大夫。巴氏消毒至今仍广泛用于一些食品的保存。(出示巴氏消毒处理保存的食品)。对学生的发言评价、鼓励、适时点拨。
导学任务 步骤 教师引领 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巩固 点拨释疑、鼓励评价

3
细菌的形态
导学任务 一
我们认识一种生物,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 认真阅读课本59页最后一段,60页第一段。
认真阅读以下补充资料:
1、霍乱弧菌(属于一种螺旋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2、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充分说明那时在中国流行十分猖獗。中国人间鼠疫已基本消灭
3、_????_肺炎球菌可以引发肺炎、_???è?????_、脑膜炎等多种疾病,5岁以下小儿和60岁以上老人普遍易感。
4、大肠杆菌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完成思考题:
1、细菌的个体( ),只有用( )或 ( )才能观察到。
2、细菌的形态有( )( )( )三种。
3、细菌是( )细胞的生物,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有些对人体( ),有些对人体( )。
4、尝试完成连线题
痢疾杆菌 使人患伤寒
乳酸细菌 酿醋
醋酸杆菌 牛奶发酵
伤寒杆菌 使人患痢疾
回答思考题,
对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课件)
细菌十分微小,只能用微米来表示,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如果把细菌和篮球来比较,就如把篮球和摩天大厦来比较,2000---4000个细菌可以并排穿过针孔。细菌的形态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即细菌三型。
有的细菌连接成团或链状,但每个细菌是独立的,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出示课件)
当年罪恶的侵华日军731部队从事活人的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等生物战细菌战研究,仅1943年秋,侵华日军实施了代号“十八秋鲁西作战”的细菌战中,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鲁西、冀南24个县就有42.75万以上的中国无辜平民被霍乱杀害。我们不能忘记耻辱的历史,同时我们对如何利用生物应该有更深的思考。
对学生的发言提出肯定,
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进行一定的民族爱国
教育。
步骤 教师引领 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巩固 点拨释疑、鼓励评价

4







细菌的形态不一样,但既然都属于细菌,他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呢?
它与我们学过的动植物细胞又有什么区别?
认真阅读课本60页“观察与思考”,结合60页最后一段文字,完成思考题: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 )( )和( )集中的区域,并没有成型的( ),
( )叶绿体。
2、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 )( )。
比较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区别(完成表格)
小组合作:
比较细菌细胞和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的区别,主要区别是( )。
小组合作推断:
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你是怎样推断的?
积极思考,发表问题,
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意见。
(课件)
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的比较。(表格)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植物可以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腐生和寄生两种方式。
(课件)
有些细菌还具有荚膜和鞭毛的特殊结构。

独立完成达标巩固题:
1、巴斯德的实验让人们知道了细菌是从哪里来的,他成功的关键是( )
A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为他提供了条件
B选用上好的肉做实验材料
C实验前肉汤被充分加热杀死了其中的细菌D鹅颈瓶的设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
2、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形态上各不相同,结构上( )
A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B都是单细胞 C多数是单细胞 D都是多细胞
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如果要堆积到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则需要细菌( )
A 10个 B1000个
C 10亿个 D10万个
部分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并提出不同意见,教师适时点拨。
对学生的发言鼓励评价。
导学任务 步骤 教师引领 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巩固 点拨释疑、鼓励评价

5
细菌的生殖
导学任务 一 我们了解了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它的生殖是怎样实现的呢? 认真阅读课本61页,结合图Ⅴ-32,完成思考题: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即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请你计算出课本“技能训练”中细菌数目是( )。
2、商店中的营业员由于接触钞票、各种商品等,他们手上的细菌超过100万个。流通在市场上的钞票,每张钞票平均带菌118万个,银行工作人员手上平均带菌达300多万个……可以想象钞票在流通过程中会使多少人的手受到污染。据卫生部门调查表明,用水龙头清水洗手,只能消除30%的细菌,用肥皂搓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可清除76%的细菌,如果连续用肥皂搓洗3次,则可清除手上96.8%的细菌。三是要防止重新污染。
对于搞好个人卫生,你有什么认识?
质疑:生活中处处是细菌,我们是不是什么东西也不能碰了吗?(讨论)
3、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 ),细胞壁( ),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的( ),它是细菌的( ),可以随风飘散,在适当的环境又能萌发成细菌。
小组合作完成“技能训练”的计算
回答问题,发表看法,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意见。 (课件演示)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
“技能训练”:4小时后细菌的数量是
100×28=25600个。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换洗衣物,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生活中虽然处处有大量的细菌存在,但有些细菌对人的危害是很小的,人的皮肤可以阻挡大部分细菌,人体还有完善的防御系统,我们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但并不是什么东西也不能接触了。
(课件)芽孢是细菌形成的休眠体,具有很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炭疽是由_??????è????????è??_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人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出汗和皮肤青紫,最后休克、死亡。 炭疽的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可耐受煮沸5-15分钟。2001年,时值美国遭受“9·11”袭击不久。美国政府部门
收到炭疽信件,各地人心惶惶。美国政府曾经悬赏250万美元,查找有关炭疽信件的线索,并在全国防止“生物恐怖袭击”。
(对学生的回答评价鼓励,适时点拨。)
(对学生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示赞赏)


步骤
细菌有哪些特点适于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
教师引领
小组讨论:
细菌有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广泛分布有关?
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巩固 1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2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3芽孢可以抵抗不良的环境
(对学生总结能力、表达能赞赏,适时点拨)
点拨释疑、鼓励评价
5 细菌的生殖

独立完成达标巩固题:
芽孢是细菌的( )
A 分泌物 B 休眠体 C 生殖细胞 D后代
2、下列不属于细菌特征的是()
A 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C 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3、消毒工作要以能杀死芽孢作为标准,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芽孢是细菌形成的休眠体
B某些细菌以芽孢的形式进行繁殖
C 芽孢含水量高,抗药性弱
D芽孢是细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形成的 部分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并提出不同意见,教师适时点拨。
对学生的发言鼓励评价。
引导学生盘点收获,构建知识概念图。(板书)
发现者 ( 列文.虎克 )
微生物之父 ( 巴斯德 )
( 单 )细胞生物,个体十分( 微小 )。
( 球 )菌
( 杆 )菌
形态
( 螺旋 )菌
( 细胞壁 )
基本结构 ( 细胞膜 )
( 细胞质 )
( DNA )集中区域
( 荚膜 )
特殊结构
( 鞭毛 )
营养方式 ( 无 )叶绿体,营养方式为( 异养 )
( 分裂 )生殖,有的形成( 芽孢 )。
引导学生课下关注
1、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_???è??_,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含超级抗药基因NDM—1的超级细菌_NDM-1_,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2、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3、虽然炭疽杆菌在被人体吸入后将致人于死命,或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但是美国马里兰州全国卫生机构的研究人员正在实验着将炭疽杆菌毒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改变炭疽杆菌毒素的成分使之对人体健康无害,并在对付某些癌细胞上显示出潜在的价值,给人类癌症的治疗带来希望。
课下如果有兴趣查询关于细菌的相关资料,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探求细菌的奥秘。
教学反思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