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2、验证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模拟科学家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发展的艰难; 二、教学重难点: 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2、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天竺葵、坩埚钳、烧杯夹、黑色纸片、曲别针、镊子、解剖剪、培养皿、500ML大烧杯、250ML小烧杯、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95%的乙醇、酒精灯、火柴、碘液。 四、教学过程: (一)、名人传记导入 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科学家通过观察、探究得出的。他,1832年10月2日出生于德国,植物学家,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创始人。他的研究工作几乎涉及植物生理的各个方面。他的一生发表过许多科学论文,被汇成两卷专集。他一生享有国际盛名,波恩、博洛尼亚、伦敦大学都曾赠他名誉博士学位;1877年德国皇室封奖他贵族的称号。主要成果有:证明叶绿素仅存于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形成淀粉等。他就是朱利叶斯?萨克斯。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二)、新授 1、看报告单了解实验目的 演示实验(提前录制好播放视频):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师:请大家观看并思考讨论,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什么呢? 生:黑暗处理,耗去叶片中的淀粉,保证对比试验明显。 师:把黑纸片对折,夹住叶片一部分用曲别针固定,放在光照条件下2-3小时。为什么要选叶遮光呢? 生:对比有光和无光 师:摘下叶片去除遮光纸,将叶片放在小烧杯中,在大烧杯中放入大约150ML的清水,小烧杯中倒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让酒精浸没叶片,把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加热酒精呢?(生:酒精的燃点低,容易发生危险)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点燃酒精灯,将烧杯放置石棉网上,在加热过程中注意酒精颜色变化,(酒精颜色无色透明,叶片颜色为绿色,去除叶绿素可以防止对后面的染色产生的干扰,叶片这时候比较脆,酒精有吸水作用,叶片中水分会失去)。 师:待叶片变成黄白色,熄灭酒精灯,(注意:如果烧杯口酒精蒸汽被点燃,我们直接用培养皿将其盖灭,盖住后会隔绝空气,使火焰熄灭。)取出叶片,放入培养皿中,移开烧杯和三脚架,(注意要用抹布,以防烫伤。)加入清水进行漂洗,向叶片滴加碘液。 师:几分钟后,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变化。 生结论: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大家行动起来吧! 分组实验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灯的安全。 、盘点收获 、小试牛刀 将实验台上的卡片按照实验顺序粘贴在黑板上。 习题2得出:“除了光以外,叶绿体也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的结论。 板书设计: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一昼夜?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 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 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画图黑板前展示 本节课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了两点:一是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施实验方案,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寻找实验过程中需要弄清的不懂问题,并且课前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可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很容易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