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2节 图片制作—图片抠取与合成 科 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 时 1 授课教师 单 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图片“抠取”的目的是为了图形的进一步加工——图片的合成; (2)理解“抠取”图片的不同工具的适用情况,掌握图片合成的常用步骤:选取——拷贝与粘贴——调整位置。 (3)根据所给素材,综合运用 “抠取”工具,合成所需的找茬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找茬茬点加工策略,完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 难点:多边形套索工具和磁性套索工具的选取。 方法策略 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播放新闻视频。 原来这次鹿晗与张艺谋的合影,居然是一份“抠图的杰作”。 揭题:《图片抠取与合成》 (二)游戏找茬,学习新知 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活动1:大家来找茬 下面两张图有哪几处不同呢? 老师演示找茬图片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打开“Photoshop”软件,打开找茬原图。 第二步:找出第一处不同,分析它的特征。 第三步:分别演示三种工具的使用范围。 第四步:对选出的对象进行拷贝、粘贴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图层。具体讲一下有关图层的顺序。其中背景也是图层,只不过背景是锁定状态无法像普通图层一样拷贝、删除。双击背景层就可以解锁变为普通图层。 第五步:复制粘贴后,要将鼠标切换到移动工具上调整图片的位置。 第六步:从其他图片中有用的部分抠取出来,然后跟自己的图片合成一副新的作品。这就是合成的概念。 (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 同学想不想自己也做个找茬游戏来考考大家呢。 任务描述:1、制作找茬图片 2、指定成员来找茬 活动2:小试牛刀——抠取合成 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可查看导学微视频) 预设问题: 如何取消选区? 对选出的对象进行拷贝时显示不能完成拷贝命令?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取消不了选区,拷贝不了图片,移动选定对象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总结:取消选区方法:“选择”菜单--“取消选择”。拷贝操作之前首先要选定要拷贝图片的图层。粘贴后,要将鼠标切换到移动工具即可拖动调整图片的位置。双击背景层就可以解锁变为普通图层,然后才可以拷贝背景上的图片。 提醒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表”。 活动3:火眼金睛——我来找茬 通过第一关的挑战,我们已经有了一层的功力。 接下来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 教师活动:挑选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展示并且让学生指定成员来找茬。 找茬的学生说一说,完成“我来评一评”。 (四)师生总结,巩固知识 计算机工作的特点是无论做任何操作,首先要选择操作对象。在Photoshop中,编辑处理图片时,也要先选定编辑的范围,这在Photoshop中叫做“创建选区”,对应的工具叫“选区工具”。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Photoshop中常用的选区工具有哪几类? 学生总结: 师板书: 同学们如果真想跟着鹿晗环游世界,就需要课后不断使用这些工具加强练习,自己动手去PS,带着鹿晗走进美丽花海,走进我们的校园,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作品,直接发到老师的邮箱。 学生观看视频,引起关注。 学生抢答,找出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 完成任务 完成活动2 可以小组内交流或观看微视频 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老师 完成自我评价表 完成活动3 共同总结,巩固知识 通过当前学生追星的爱好导入学生喜欢的明星的视频,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知道了他们喜欢的明星也喜欢玩“抠图”,只是技术水平一般,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欲望,也想学习“抠图”的热度,从而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以大家来找茬的活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教师展示找茬游戏的制作,引发学生对找茬游戏的思考,这样的导入,降低了入门的难度,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 以任务闯关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去完成任务,更能挖掘学生自由发挥的思想,没有拘束,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更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过指定成员来找茬这个环节的重点不是为了而找茬,而是为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引出总结的内容。 学生总结回顾可以加强巩固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同时,学生会发现玩找茬游戏与我们学习的Photoshop有关联,激发学生学习Photoshop的热情,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只要用心去观察,游戏也可以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