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开启Python小宝箱 学用random模块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该节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探索信息技术。该节主要想通过生成随机数的例子来掌握random模块,以及循环语句的灵活使用,为下一步使用python编程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们很活跃,在表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会有很强表现欲望,所以我会在上课过程中主要采取引导与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多多思考,虽然他们已有初步的编程认识,但对语句的格式,代码的掌握并不牢固,理解也并不到位,我会激发他们勇于参与,培养他们多多动手的实践精神和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用外部模块,掌握random模块的基本用法,以及能使用randint方法生成随机数,同时灵活运用好循环语句即for或while。 2.过程与方法:对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充分理解,通过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练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代码,让学生了解程序语言,提升对计算机世界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random模块的基本用法,使用randint方法生成随机数; 2.难点:加强变量和循环语句即for或while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讲授演示法、上机实践、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掌握random模块的基本用法,使用randint方法生成随机数; 第二课时:随机取值,用choice方法随机抽取学生姓名或照片; 第三课时:编写简单的猜数游戏。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机房;多媒体课件、案例源代码;编程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 老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python的基本语句和一些函数,完成了一些功能。大家还记得Python也能画图吗? 之所以Python能画图是引入了模块,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模块吗? 对了!就是turtle(海龟)模块。 -285751003300其实Python中还有很多模块,有了它们能实现更多神奇的功能哦!我们马上来看看吧! 学生聆听并思考 笔记、勾画 从Python的强大功能揭示模块的重要性。又从上学期所学的海龟模块拉近学习模块的距离,使学生更迫切去学习和了解Python模块的奥秘。 引出主题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random模块” 我们先来玩一个“随机猜数游戏”吧! 大家一定觉得还好玩吧,也想编出这样的游戏吧?那我们就来开始认真学习random模块吧! 学生上讲台尝试操作展示,其余学生观看 让学生参与游戏,激发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学习新知 认识random模块 random模块通常也被称为“随机模块”。 演示1:如何生成一个随机数。 (提问)导入一个模块的语句是什么? -5080330200代码 -24765349250运行效果 3556039370000点拨:随机生成,每次结果不同 举一反三 修改程序(连续生成随机数,不用每次手动生成) 提问:for循环语句格式是什么?它与while循环的区别是什么? -13335387350演示: 能用变量方法实现吗?(多种方法尝试) -8255444500修改程序 拓展练习(书P56) 1、前三题学生上机测试 教师总结: ① randint()所取到的数一定是整数(正整数或负整数) ② randint(左,右)中的范围一定是左≦右 ③ randint()取到的数包括边界值 349885837565002、画随机“星空图”(教师演示&程序代码分析) 注: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编写代码。 小试牛刀 运行如下效果 69215374650(提示:用str(i)显示次数字符串) 107951060450出示答案 小结:str()转化为字符,int()转换为整数 学生回答 import 学生思考理解 学生回答 for i range(次数): 在知道循环次数的情况下用for循环 学生练习修改 学生完成,展示回答并解释每句含义 学生展示 老师点拨 学生观看,理解并做好笔记 学生思考完成,并展示 (先完成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导帮助同组内的同学) 启发学生思考 复习巩固以前的调用“海龟模块”的相关知识 回忆,加强理解for循环语句格式 用不同的方法来编写程序,加深对程序理解和语法的熟悉 提高学生的理解动手能力 学会理解性学习 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手,亲自实践尝试编写代码 用互帮互助的方法提升程序编写的兴趣,更利用弱差生的进步 巩固拓展(根据时间安排) 课堂延伸:(交流合作) 用我们所学方法理解,自学choice方法(书P57) 小组展示 (小组内交流与合作) 给予学生学习空间,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小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 random模块的用法 使用randint方法生成随机数 灵活运用好循环语句即for或while。 同学们,如果你们想亲自编写课堂前的“猜数游戏”,还要继续加油哦! 教师提问 学生回忆 对知识的总结,对学生激励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向 【教学设计反思】 通过情境教学,激起学生的求知的情绪,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观察程序运行效果、分析代码、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师生总结归纳等教学环节,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但本堂课知识点多,对初学编程者有一定难度,给学生的实践时间尽量要充分,对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适应。但对一些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稍微放慢教学,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案:①将“星空图”程序由老师讲解分析源代码,学生记录理解;②将课堂延伸部分(自学choice方法)移至下节课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