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呈现主题及表达创意,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本节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和加工文本、图片等信息,并根据任务需求最后集成多媒体作品。教材围绕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而展开,既有思想方法的提练,也有具体工具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是继前面文本信息加工、表格信息加工等内容的延伸和提高,为下节进行制作声音、动画和视频制作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PowerPoint软件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初步加工,掌握幻灯片的添加、文本编辑与图片.背景图片的插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多媒体作品的鉴赏能力,巩固合理规范地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熟悉文本、图片、图形等素材的加工与表达。2.难点: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图形对象的合成。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入1.阅读课本P56-61页,思考问题:假如你想让远方的朋友了解美丽的韶关,如何制作一份介绍韶关特色景点的多媒体作品呢?可能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利用何软件制作?引导学生说出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利用大家熟悉的PowerPoint来加工与表达。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过程,以及制作工具软件。2.请同学们欣赏作品“目标——西部”,看看作品是如何围绕主题选取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欣赏作品,观摩学习。让学生转换解色,从息信的接收方来进行体验和评价。选择?主题。明确任务选择以《韶关景点介绍》为作品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主题,明确任务,合作与交流完成任务。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景点介绍为作品主题,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实践应用教师提供部分素材,并引导学生结合主题,进行需求分析与规划设计,参阅课本P61-63页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制作。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添加4张幻灯片,用于介绍4个景点,并完成每个版面的文字、图片添加与合成。(学生实战,教师辅导,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与点拔。)学生根据时间、要求、技术、素材等情况确定本小组的制作目标和创新点,并行需求分析,做好规划、设计、任务分工与制作。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方法,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简单照搬。同时考虑学生差异,提供部分素材,体现分层教学。评价与小结小组间进行评价,然后教师点评(特色与不足)。小结: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多媒体作品的主题和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加工制作。下节课将学习动画、声音、视频制作,进一步对作品进行加工。?本节知识要点回顾,并明确下节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