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数值运算真快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自动求和”、“求平均值”计算。 (2)会使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教材自觉,上机实践,小组共学互教解决问题,掌握数据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将Excel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Excel数据计算的特点,感受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准确与便捷。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Excel软件的工作界面,基本掌握数据的输入、行列添加与删除,认识表格中的行标和列标,以及对表格进行格式设置与调整。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而转入本节课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公式编写,学生容易受到挫折,可能会影响课堂实施的效果。因此,要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Excel中对数据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excel来设计表格和修饰表格。 老师:同学们,我们的excel表格的功能仅仅如此吗?接下来,我想让同学跟我一起玩个游戏,比比谁算得快?请问哪个同学愿意跟老师来比赛的? 黑板展示题目: 123+234+345+345+1324=?(上课前由5个学生自己在黑板写好数字) 老师用excel进行计算,学生可以用电脑自带的计算器或者口算或者心算的方法计算。比比谁算得快,引出课题“excel数据的计算”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excel成为一个计算小能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excel进行计算。 活动2【讲授】任务一:自动求和 打开“任务1”文件,计算出每个参赛者的小报成绩 提示学法:看书自学 互相学习 看微课 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边讲边操作 提问:请问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每一个参赛者的成绩都算一遍过呢? 引导学生可以先算第一个参赛者成绩,以下的采用“自动填充”的方式把成绩算出。 教师巡视 个别辅导 归纳小结:? 1. 使用功能区按钮的方法:选定单元格,单击公式,单击自动求和,选定数据区域,单击输入? 2. 用自动填充的方法复制相同的计算 思考:如果要求的结果需要用到加减乘除各种运算,能不能用自动求和功能马上算出来呢? 引出公式的计算 活动3【讲授】任务二:公式的计算 布置任务:在任务一的表格中完成以下的内容: =SUM(B2:D2) =SUM(B2,C2,D2) =B2+C2+D2 B2+C2+D2 请学生对比输出的结果 思考:说说几个式子的区别? 结论:公式计算一定要有“等号” (B2:D2)表示一个区域范围,即(B2,C2,D2) 通过对比,清楚公式的结构。 完成任务2,打开表格“任务2”,并回答问题。 归纳小结: 1、使用公式计算的方法:选定单元格,输入“=”,输入公式,单击“输入” 2、符号的表示:“+”、“-”、“*”、“/” 活动4【练习】任务3:考考你 (1)C3:E3包含几个单元格? (2)Excel2007中,下列(?? )可求出A1到A3单元格中数据的和。 =A1+A2+A3 =SUM(A1:A3) =SUM(A1:A3) =SUM(A1,A3) (3)Excel2007中,如果要对B2、B3、B4三个单元格中的数值求平均值,则公式应该为(?? ) =AVERAGE(B2:B4) =SUM(B2:B4) =AVERAGE(B2,B3,B4) =(B2+B3+B4)/3 (4)完成“大队委竞选成绩表.xl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