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电子邮件我收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实践活动,学会灵活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合作、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发邮件过程中,渗透人文、礼貌、相互尊重的道德教育因素。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邮件的收件人、主题等邮件信息的填写,帮助学生掌握了发送电子邮件、回复电子邮件的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老师首先演示,然后学生操作,给老师发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教师通过查看接收到的邮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添加附件部分比较难,一部分学生掌握得还不是很好。 像这样教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不是很好,应该激情导入,然后给学生设置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完成任务以后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对以后的教学会有更好的帮助。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今天的教学我有意识的这么去做,但对学生关注的还不够。对学生在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中出现的邮件地址输入不正确等现象估计不足,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登录电子邮箱的操作方法,如何编写、发送和回复电子邮件。 2.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收发电子邮件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叫驻马店吗? 早在汉朝的时候,咱们今天驻马店这块区域就开始出现原始的官道、驿站了,当然啦,那时候驻马店还不叫“驻马店”,叫汝南郡。随着驻马店驿站的兴起,明朝中后期,统治了驻马店地区一千多年的汝南的重要地位开始下降。1905年,清朝开通了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驻马店被设为站点。 同学们知道“驿站”在古代是干什么用的吗?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传递书信的方法吗?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鱼传尺素, ??? 我们知道尺素是古代用绢帛书写的书信,通常长一尺,鱼传尺素并不是说在活鱼的肚子里塞入书信,而是说将信放入鱼形的乘信匣中,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好!我们再来看一个成语! 鸿雁传书, ??? 我们知道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 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 从古至今,信件都是人类交流信息最常用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传递信件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从早期的邮递马车,到现在的轮船、汽车、火车、飞机,信件往来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但是自从有了因特网,信件的传递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写信寄信,通过英特网,一封信只要几秒钟就可以传递到天涯海角。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如何来收发电子邮件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也称E—mail, 是通过网络上的电子邮箱系统来收发电子信件的。 那么它是如何通过网络来收发电子邮件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原理。 电子邮件的原理: 每份电子邮件的发送都要涉及到发件人与收件人。发送人通过邮件客户程序,将编好的电子邮件向发件服务器发送。发件服务器识别接收人的地址,并向管理该地址的收件服务器发送消息。收件服务器将消息存放在接收者的电子信箱内,并告知接收者有新邮件到来。 了解了电子邮件的原理,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要想发送邮件和接收别人寄来的邮件,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的什么呀??对!我们要有自己的邮箱! 这样别人才能知道这封信寄给谁,我们才能知道这封信是谁寄的对不对?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注册邮箱。 通常我们注册邮箱是免费的,常用的免费邮箱的网站有这些:QQ、网易、搜狐、搜狗、新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