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目录制作【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掌握了WPS文字中文字录入,文档修饰,插入图形、图片等操作,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喜欢自己动手操作,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依旧比较喜欢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被花哨的东西所迷惑,缺乏对直观事物背后技术本质的探究,导致过度关注目录的修饰,而忽略了自动生成目录的技术核心是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子目录的本质——超链接。【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四章第1节“研究报告制作”中第4小块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目录的作用及一般组成;(2)学会设定标题样式;(3)利用自动化技术生成目录。其中按级别设定标题样式,是本课的难点,也是自动生成目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电子目录的本质其实就是超链接,为在PPT和网页中设置超链接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目录的作用及一般组成,学会设定标题样式。过程与方法:在制作目录的一般过程中,掌握利用自动化技术生成目录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改变思维方式,尝试使用自动化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目录的作用及一般组成;制作目录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自动生成目录的方法;按级别设定标题样式。【教学策略】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技能课,实践教学中往往容易陷入孤立的技能训练的窠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为班级的《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制作目录的任务情境,学生在“创设情境,感受目录功能——观察案例,分析目录构成——初次尝试,手工插入目录——快速提取,自动生成目录——使用体验,感悟电子阅读——思维导图,巩固新知”这六个环节的引领下展开一系列逐层递进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适时搭建学生学习所需的“支架”,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用,使得技能课不仅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而是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技术活动中,理解运用自动化技术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实现自动执行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动化思维,改变了惯于机械、重复操作解决问题的现状,从思维层面和能力层面进行了提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目录功能[来源:学科网ZXXK]游戏:每位同学准备好课本,迅速找到“图片分类及格式”在课本中页码,并打开到相应位置。速度最快的同学分享经验。(使用目录)问题:观察课本的目录,说说目录页的作用。(概况内容;快速索引,方便读者选择浏览)在我们阅读过程中,需要快速找到某一页的时候,就需要目录的帮助。《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完成之后也会分享给其他人阅读,可每个人喜好不同,不是所有人都会慢慢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这就需要我们做个目录来帮助读者了解报告的慨况,引导读者的阅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目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体验书籍查阅的过程中,发现目录的作用与优势,产生为《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制作目录的需求,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带着问题学习,既创设了良好的需求情境,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观察案例,分析目录构成观察课本目录页,思考:(1)目录页中有哪些组成元素?(2)实现目录功能哪些是必要元素?图1目录组成元素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课本目录,师生共同总结出目录页的组成元素,利用思维导图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目录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充分意识到目录页中的必要元素有哪些,而装饰图片等则属于可选元素,防止学生过度关注目录的修饰,而忽略目录的关键内容:标题及页码。[](三)初次尝试,手工插入目录活动1:手工插入目录。(1)利用已学的知识,自主制作“目录”字样。(2)添加标题。思考:如何将研究报告中的各级标题提取到目录页中?(直接输入,复制粘贴)(3)在每个标题后插入省略号。(4)手工输入每个标题对应的页码。小结: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完成目录的制作,但是比较麻烦。设计意图:运用已有技能,学生虽然能够制作出目录页,但也感受到这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弊端,为学习利用自动化技术生成目录奠定基础,使学生有获得新知的好奇和喜悦,更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这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四)快速提取,自动生成目录在这里,老师介绍一个快速的方法:在WPS文字中,单击“引用”选项卡中的“插入目录”按钮,即可自动生成目录。活动2:局部比较,理解自动生成目录基础。(1)模仿老师的方法,尝试生成目录。(发现“错误,未找到目录项”)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方法,老师能成功,可是同学们出错了?(2)分别打开“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和“演示范例”文件,选定对应的标题,查看“开始”选项卡中样式,有何发现?(《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中所有的标题都为“正文”样式;“演示范例”中“1摘要”、“2绪言”等标题为“标题1”样式,“2.1引言”、“2.2研究目标”等标题为“标题2”样式)小结:(1)自动生成目录前必须根据层级关系设置不同级别的标题样式。(2)目录层级越高,标题样式序号越小。[]活动3:根据《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目录页效果,自动生成目录。图2研究报告目录页效果(1)设置每个标题的样式(将“1摘要”、“2绪言”等章标题统一设置为“标题1”样式,“2.1引言”、“2.2研究目标”等节标题统一设置为“标题2”样式。)(2)生成目录。(将光标定位在存放目录的空白处,单击“引用”选项卡中的“插入目录”按钮)拓展问题:(1)如何快速设置多个同级标题的样式?(将光标定位在某个设置好的标题中,双击“格式刷”按钮,连续复制标题样式到多个标题)(2)若修改文稿后,标题或页码发生变化,这时该如何处理目录?(运用“更新目录”按钮重新生成目录)设计意图:运用自动化技术生成目录的方法没有直接讲授给学生,而是借助于搭建的局部比较的接收支架,引导学生发现自动生成目录的关键,即按级别设定标题样式。不仅探究出了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条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超越了简单技能训练,渗透了技术方法和思想的培养。(五)使用体验,感悟电子阅读观察目录页,除了自动生成的标题和页码外,还有什么特殊的功能?思考:(1)现在要阅读“饮料对人体的影响”内容,如何快速打开呢?(使用滚动条翻阅)(2)按住CTRL同时单击标题,有什么现象?运用了什么技术?(超链接)(3)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过这一技术?(网页中的超链接)小结:和传统的阅读不同,在目录中利用超链接技术可以直接跳转到想要阅读的地方,这是我们纸质目录所没有的功能,也充分体现了电子书阅读的优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纸质目录所没有的超链接功能,既充分体现自动生成目录的技术优势,也能让学生感受电子目录给我们所带来的便利。(六)思维导图,巩固新知图3目录思维导图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运用集中与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关键知识点整合并结构化呈现,可以清晰形象地呈现出各知识间的脉络关系,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完成知识的建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