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 图像编码 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数字化原理,能完成简单的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 探秘数字化原理,理解像素点与图像的关系。 体验图像采样的思想与过程,了解分辨率与图像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验图像采样的思想与过程,了解分辨率与图像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验图像采样的思想与过程,了解分辨率与图像的关系。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导入:引入 上周运动会,七年级各班表现很优秀,斩获多个一等奖、二等奖。现奖状已经颁发到各班,某班长想把他们成功的硕果——奖状分享到学生群里,他可以怎么办? 在用相机拍照或用扫描仪扫描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奇妙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但是在开始之前我们还需了解一个概念: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活探秘图像数字化 采样 (1)放大图片,观察图片的变化。 展示向日葵图片,然后依次放大500倍,800倍,1600倍,观察图片放大后的变化。 放大的图片出现网格。如果在相同尺寸大小的网格里取样真实图像,能不能得到向日葵的数字图像? (2)动手画一画。(在下面左1图中均匀画8×8的格子分离图像,然后对照左1把有图像的部分在右1中相应的格子中填色。) 比较分析1: 右1采样图像与左1原始图像相比,有什么不同和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使采样图像更接近原始图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25×25的网格分离图像,你预测会发生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25×25网格分离原始图像采样 比较分析2: 按原图的特点,将图像分离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等间距的网格上,再根据分离的网格得到图样,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 相同尺寸下,分离原始图像的网格越多,越精细,密度就越大,采样得到的的图像就越________。 对比图右1与右2,比较哪个图像较清晰?图像的清晰度与____________相关。 单位面积像素的密度,称为_____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二进制数,如何在25×25的网格中标志有图像网格和无图像网格? 三、我的收获 今天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第14课 图像编码 导学案(2) 学习目标: 体验图像量化的原理与过程,理解二进制与色彩深度和存储空间的关系,学会用色彩深度计算最多颜色种类。 体验图像编码的原理,了解常用图像的编码方式。 学会用二进制数描述图像,感受图像数字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 教学重点: 体验图像量化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会用色彩深度计算最多颜色种类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一、导入:引入 计算机能存储数据,而不能存储网格,所以图像数字化还需量化和编码。 二、活探秘图像数字化 量化 (1)若用 采样后可得到什么图像,量化后得到什么数据?动手填一填。 思考1: 用数据表示采样到的信息称为__________。 左图中一个像素用_____位二进制数表示。 1位二进制数可存储______中颜色。 存储此图所需存储空间为: 1字节= 8比特 8×8×1位=64位=64比特=________字节(B) (2)1位二进制明显不能满足彩色图像的需要,那么彩色图像的量化怎么处理? 分析思考2: 用来记录每个点的色彩信息的数据位数叫作_________。 上图的色彩深度是_____位,可以记录______种颜色,可用_______来表示。 色彩深度决定了彩色图像可出现的_______颜色数,或者灰度图像中的________灰度等级数。 8位色彩深度,用_____表示,最多可表示_______种颜色。 一个像素可以表现出4种颜色,那么需要____位二进制编码;如上图,文件所占存储空间为:___________。 量化的结果是图像能容纳的颜色总数,反映了采样的质量。 编码 观察图中色块1至6的色彩,你有什么发现? 若存储空间只能存放5个色块,怎么选择?3个色块呢? ________图像用无损编码;常用的_________图像和_________图像用有损压缩编码。 编码的原理还能应用到哪些地方? 三、我的收获 今天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