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电子工业出版社 学段 七年级下册 (第二册) 学科 信息技术 章节 第三单元信息安全和甄别 课题名 第10课计算机病毒 课时 1 执教教师单位 教师姓名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特点及传播途径 (2)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3)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优点: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 缺点:基础薄弱,缺乏兴趣,缺乏主动。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和引导探究法 学法指导 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和实践练习 教 学 流 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导入新课: 1、展示两张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计算机病毒 2、观看视频《什么是电脑病毒》导入新课 二、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本质: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三、讲解病毒的特点 提问:在生活中你遇见过电脑中毒的事吗? 质疑:常见的电脑病毒有哪些?它们都会对电脑造成什么伤害?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85-P87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书上介绍了哪些电脑病毒?请用笔画出来。 找出每种病毒的主要特点。 跟同学交流你最熟悉的电脑病毒。 小组探究活动:试一试 请到网上搜索了解电脑勒索病毒2017最新消息 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四、计算机病毒感染的常见表现 1、提问:生活中,你遇见的计算机感染病毒表现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本内容(P87--88)全班学生交流小结。 五、计算机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1、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如何防护病病毒和保证信息的安全? 2、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材P88-P89的内容 3、小组讨论:如何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护和了解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3、交流、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 4、课件展示:计算机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六、创新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电脑不上网就不会感染电脑病毒吗? 2、师生小结 七、课堂小结: 自编口诀:防范病毒有诀窍 七字口诀要记牢 系统补丁及时更 杀毒软件要装早 定期扫描查杀勤 传播病毒万不要 八、作业布置: 完成评一评。 拓展提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国内外较著名的杀毒软件 社会实践: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为学校的机房和办公室电脑进行查杀病毒并且设置防范措施。 九、教学特色: 立足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掌握基本的技能,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技能,培养自学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小结方式,通过自编的口诀,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融入时尚: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采用鲜明时尚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