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我是小画家——[画笔]模块组 版本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教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画笔]、[数值与逻辑运算]模块,理解循环结构 原理,运用循环结构绘制简单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演示,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小组探究合作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scratch软件中的“动作”“控制”“外观”“声音”“变量”等模块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笔”模块,使用“数值和逻辑运算”来完成计算,运用运用循环结构绘制简单图形,能够体验到信息技术操作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重点 1、[画笔]模块组的使用方法。 2、使用“数值与逻辑运算”模块组完成计算。 3、运用循环结构绘制简单图形。 难点 理解循环结构的原理。 教具 多媒体云课堂 教法 讲授法、师生演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制作了小猫快跑的动画、小猫进行数学运算、唱歌跳舞的程序设计,那么我们能不能用Scratch编程工具绘制图形呢?今天我们共同试一试,好吗? 教师展示 前几节学 生的作品 学生欣赏作品,被作品吸引。 教师展示前几节学生上交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用设问提出Scratch软件用到哪个模块组绘制图形呢?从而引发学生对Scratch软件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绘制正方形 1、绘制线 将画笔模块组中的画笔拖拽到角色1的脚本区,然后移动 100 步,单击绿旗看效果。 2、绘制正方形 步骤1:我们可以使用分解动作绘制一个边长100步的正方形,到达顶点时旋转 90 度,绘制 4 条边。 步骤2:用“停笔”模块来结束绘画动作,得到一个正方形。 3、运用循环结构简化程序 步骤1:用重复执行模块优化脚本 步骤2:为了能看清小猫行走路线,可以加上等待 1 秒延时,但和原来的画图重合了。 步骤3,使用“清除所有画笔”模块命令,在程序开始时将所有画笔清除。 绘制正方形的脚本 1、教师讲解、演示,如何画绘制线。(始---落笔;终---停笔) 2、找同学到前面演示是如何画正方形(分别以黑板、地面为舞台) 3、提问数学科中学过正多边形外角和公式。 3、让学生观察脚本区中哪些语句重复出现,重复几次?这就用到了循环结构。并找同学到黑板上画循环结构流程图。 4、正方形程序已编完,这时我们看一下播放效果,同学能不能对这个程序进行修饰,加以优化呢?比如播放太快、只留当前图形、小猫的面向等。 。 1、学生看学案并听教师讲授,观察教师操作过程,学生实际操作。 2、学生举手踊跃到前面尝试。 3、学生回答,正多边形外角和是360度。 3、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 学生举手回答: 1、添加等待 1 秒延时。 2、落笔前使用“清除所有画笔”模块命令 3、小猫起始面向90度。 通过演示讲授,让学生按顺序结构方法绘制正方形。 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灵活运用模块,进一步优化程序设计,使运行效果更明显。 (二)、绘制正多边形 多边形外角度数=360度/边数 以正七边形为例: 步骤一,将循环次数修改为 7 步骤二,循环的角度为多边形的外角,360/7 运用数值 逻辑运算模块中的运算,修改旋转角度。 步骤三,每次绘制后需要小猫的初始方向相同,因此加入“面向 90 度方向”。 绘制正七边形脚本 教师要求一名学生到教师机操作,并讲解制作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旋转的角度不同,除不尽用“数值与逻辑运算”模块组中O/O指令拖拽到脚本区替代参数 (360/7)度。 学生看学案模仿操作 小组内同学相互探讨 提前做好的学生下来指导本组其他同学完成 到教师机做的同学讲解并演示,同学评价,更正不足之处。 让学生知道绘制正多边形方法与绘正方形一样,要注意1、旋转的外角度数不同 2、会运用“数值与逻辑运算”模块完成计算 3、运用循环结构绘制七边形 (三)、绘制奇数角的星形 奇数角的星形也可以一笔画出来。 提示:要画出奇数角的星形,关键还是在于旋转角度,也就是外角的度数。 对于 N 角星,当 N 为奇数时,外角的度数=180度-180度/N。程序如下: 绘制五角星的脚本 三、课堂自主练习 1、画一正七角星(要求全班同学必作,并上传作业)。 2、绘制小雪花(教材P39)(要求能力同学去做)。 教师再次强调学生:要画出奇数角星形,关键是在于旋转角度,也就是外角的度数,老师以五角星为例进行简单演示、讲解。外角度数=180度-180/5度。 让学生根据上面讲的内容,绘制七角星并编写程序,有能力的同学把练习2做一下。 教师下来巡视并指导 学生认真听讲 实际操作 学生认真练习 相邻同桌共同探讨研究完成 做完的同学指导未做完的 教师简单提示 让学生知道奇数角星形外角度数=180度-180/n度 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小结---知识梳理 1、通过对按一定顺序结构绘制正方形的程序设计,进行总结规律,找出循环体,利用重复执行(循环结构),优化程序,编制脚本,绘制出正方形。 2、在绘制正方形基础上对部分指令模块进行适当修改 (1)绘制正多边形修改如下: 重复执行( 边数 )次 顺时针旋转外角( 360/边数)度 (2)绘制奇数角星形修改如下: 重复执行( 角数 )次 顺时针旋转外角( 180-180/角数)度 3、因我们的教材是循环使用,为了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我做了学案。 4、学案下面有个自我测评,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实际听课活动,实事求是对自己测评一下,课后上交。 5、本节只是绘制简单平面图形,下节会利用嵌套式循环结构绘制更复杂、奥妙漂亮的图形,并展示(神奇的画笔),从而培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创新力。 五、教学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及分析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不足之处 学生按学案中“自主评价”实事求是对自已测评,并上交。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及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