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和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和多媒体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和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发展。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七年级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其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基本概念。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秀的功能,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越的辅助效果,采取实物演示、图片展示、观看影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 五、教学媒体设计 白板课件、游戏工具、相关文本、图片、视频素材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大阅兵沙画视频 提问: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音乐声,看到了大阅兵沙画?? 【讲授新课】 课件演示 一、信息 【学生活动】 玩“捉迷藏”并思考:当你被蒙上双眼,在黑暗中寻找同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老师提问】 1.我会 2.我会 3.我会 4.我会 课件演示给出答案…… 【老师提问】 为什么当我们被蒙上双眼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地伸出双手去触摸,用心地竖起耳朵去倾听,用鼻子去闻一闻周围的气味? 学生看书并思考 老师分析总结 课件演示出示答案 因为人需要时时刻刻了解自己周围的信息,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借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由此可见: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关信息的例子: 课件演示:文字、报时信号、天气情况、新闻报道、市场行情、科技论文、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 总结: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为信息。 【老师提问】 1、举例说说中医看病是通过什么手段判断病情? 2、请你举几个有关信息的例子,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总结归纳,课件演示 【练一练】(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___。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二、信息技术工具 【学生活动】 玩“打电话”游戏,并思考以下问题: 当你和同伴相隔很远的时候,你采用什么工具与他交流信息呢?(分组讨论交流,每组代表发言) 课件演示交流工具:电话、QQ、电子邮件 【提问】 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怎么存储、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吗? 学生看书回答:课件演示 结绳计数、烽火告急、飞鸽传书、暮鼓晨钟 课件演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借助载体传递信息,如移动 电话、数码摄像机、数字电视机等。 信息技术工具:(概念) 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 信息技术工具举例 信息技术:(概念) 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练一练】 电话 摄像机 水杯 计算机 电视 陶瓷 传递信息 获取信息 存储信息 加工信息 整理信息 请从上面内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到相应表格上: 序号 信息技术工具 作用 1 电话 传递信息 获取信息 2 3 4 5 播放数字生活相关视频 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和工作便利。 【学生交流活动】 请阅读课本第5页《探索生命的讯号》,说说救援人员是怎样获得生命体征信息从而施救的。 七、课堂小结 1、什么是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3、哪些是信息技术工具 在信息时代,谁感知到、认识到并拥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拥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想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具备收集、整理、传递、发布、应用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学好这门课――信息技术 八、教学反思与回顾: 七年级第一节课讲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这是我以往讲这节课碰到的问题,现在采用引导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谈起,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虽然讲得不全面,但培养了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识。但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涉及到的内容太广泛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不能讲得太深,否则会使学生一头雾水,例如信息的定义方面,信息有很多种定义,不能要求初一学生在这方面有太深的认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去加深理解。我觉得,必须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去上课,把握好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这两个知识点,这样才能讲好这一节课。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里沙画作者以沙画形式传递给我们的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这样一个信息,同时让学生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视频内容是通过计算机传递给大家的信息,从而引入本课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 白板出示答案用到了拖拽、抠图作为拉手和遮盖图层隐藏在背景图中,触发功能 用背景图片将整个页面遮盖起来,有幕布之功效,对一些关键词用到了擦一擦、触发功能, 在信息举例用到了礼品盒的方法,将图片隐藏在礼品盒里,按设置好的顺序一张张出示 总结时用到了触发功能 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圆盘里的画笔 触发功能 图层使用、障眼法 答案选择用到了拖动克隆 用了遮盖层遮挡图片 使用聚光灯 抠图作为拉手拖拽信息技术工具这个词 概念出示用了触发功能,使用画笔画出关键词 工具举例用了触发功能 信息技术名词出示使用了障眼法(图层的使用) 抠图作为拉手拖拽概念出来 学生操作使用了拖动克隆效果 插入媒体 使用了图层遮盖和触发功能 使用了触发功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