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5课 打鱼还是晒网——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选择结构的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的理解与运用。 (3)学会使用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4)进一步掌握Python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本节课问题的逐步深入,初步掌握运用python分支语句编程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 (2)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编程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选择结构的格式、执行过程及其功能。 (2)理解多重选择结构语句在解决多重选择问题上的直观、优越性。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并掌握选择结构的格式、执行过程及其功能,并能动手设计程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正确运用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五、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任务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解答24课作业题 回忆: 接收键盘输入input函数 字符转换为int或者float的方法 为新知学习做准备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俗语 【提问】: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随便说个日期,你能很快说出渔民是在打鱼,还是在晒网吗? 思考用程序设计的思想,模拟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新授课之条件语句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问是与否的问题,然后根据答案决定做什么事。 【举例】 如果下雨了,我就要打伞去上学 如果是周日,我就可以休息 如果有足够的零花钱,就可以买本课外书 等等。 条件语句就是用来作比较的程序语句,他告诉我们比较的结果是真(True)还是假(False) 用比较运算符来创建条件 1.a等于b: 2.年龄age不是12岁: 3.重量w不超过10千克: 通过剖析常见的实例,理解条件问题和条件语句。 学会正确书写关系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的真假判断 pint语句的使用 分别给上述变量a、b、age、w赋值,然后输出上述条件表达式。 为学习理解if语句做准备 新授课之if语句 【讲解】 单分支if语句 if 判断条件: 执行语句 双分支if语句 if 判断条件: 执行语句1 else: 执行语句2 多分支if语句 if 判断条件1: 执行语句1 elif判断条件2: 执行语句2 elif判断条件3: 执行语句3 …… else: 执行语句n Python条件语句是通过一条或多条语句的执行结果(True或者False)来决定执行的代码块。 像这样,在程序设计中,根据特定条件有选择地执行相应语句的程序结构,我们称之为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理解掌握python中的if语句的基本形式 注意: 1、每个条件后面要使用冒号(:),表示接下来是满足条件后要执行的语句块。 · 2、使用缩进来划分语句块,相同缩进数的语句在一起组成一个语句块 3.多分支语句可以没有else 对比: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重点新知讲解 if语句的基本形式 3种基本语句的情景应用和选择 实际问题情境中判断条件的正确表达形式 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运行程序“做一做.py”,师生共同分析程序: 与学生一起读“出题”部分程序 分析程序,找到解决如何判定结果对错的方法 分析所用的条件语句格式 条件的表达 【提问】你能解决“打鱼还是晒网”的问题吗? 同学间相互讨论,尝试编写程序。 试着写出“打鱼还是晒网”的程序 通过实例程序的编写,锻炼学生独自编程的能力,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IF生活中的应用。 探索与提高 展示 “探一探”程序,学生明确任务。 师生共同分析:程序的功能,实现方法。 编写程序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会对多条件进行判定。 课堂作业 判断任意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提交 及时巩固新知识 小结 条件语句和比较运算符 三种if语句的基本形式 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提升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七、相关代码 1. 单分支if语句 con = 100 if con==100: print ("1 - if 表达式条件为 true") 2.双分支if语句 num=int(input("输入一个数字:")) if num%2==0: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可以整除 2") else: print ("你输入的数字不能整除 2 ") 3.多分支if语句 number = 7 guess = -1 guess = int(input("请输入你猜的数字:")) if guess == number: print("恭喜,你猜对了!") elif guess < number: print("猜的数字小了...") elif guess > number: print("猜的数字大了...") 4. 练一练 #我们用选择结构,来解决“打鱼还是晒网”的问题 #分析: # 我们可以用变量d来存储一年中的第几天,用天数除以5取余数, #然后根据余数进行判断选择,输出“打鱼”或者“晒网”。 #1.从键盘接收输入的数字赋值给变量d d=input("请输入天数:") #2.将接收的数字转换为整型数据,重新赋值给d d=int(d) #3.用天数除以5取余数 if d%5>=3: print("打鱼") else: print("晒网") 5.探一探 #如果需要对多个条件同时判断,可以用or(或)表示多个条件中有一个成立时判断为真; #使用and(与)表示多个条件同时成立时判断为真 #下面这段程序首先让用户输入一个分数,然后根据分数进行判断,最后输出相应的评语。 #试一试,补全相应的语句,看看运行的结果 num=input("") num=float(num) #如果分数小于0或者大于100 msg="对不起,你输入的分数无效!" #如果分数在80到100之间 msg="你好棒哦!" #如果分数在60到80之间 msg="在努点力,你就更厉害了!" #如果分数在0到60之间 msg="找找原因吧,是不是不够用功!" print(ms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