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课 你我有责 健康上网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每课的主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 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体会文明上网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从小要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上网利与弊的认识,初步学会科学辩证地看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能辨别网络交流中的对与错的行为,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培养健康上网的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科学、辩证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小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甚至有个别学生基础仍然很差。 教学方法: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计算大量的军事数据,命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领导们成立专门的小组,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这天,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第一台电脑什么时候诞生的?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等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老师讲故事一般的娓娓道来,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习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二、小小调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1. 老师想做一个小小调查:喜欢上网的同学请举手。 2. 既然大家都喜欢上网,肯定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上网给你带来什么? 学生交流。(1、 查阅资料、 了解时事, 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2、 休闲娱乐, 放松心情, 丰富业余生活余生活;3、 网上购物、 求职、 求诊、 寻亲方便快捷。4、 扩大交友范围, 结交新友……) 功能简要地归纳为:资源共享、情感交流、查询、营销、求职求助、教育娱乐等功能 (设计意图:同学们踊跃发言,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上课的热情。同时,也为后面讲授网络的危害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你认为有哪些网络安全问题?青少年上网表现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青少年健康成长受到威胁,因此,国家积极建设服务于青少年发展要求的绿色网络载体的同时,也要求我们青少年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掌握文明上网的方法,并学会科学、辩证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培养健康上网的习惯,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青少年的责任。(板书课题:你我有责 健康上网) 三、提出来学习任务。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辨别网络交流中对与错的行为,培养健康上网的习惯。 四、学习预备知识。 1、问题导学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呢?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预备知识,了解相关内容。边看边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自己平常做的怎么样?哪些行为对,哪些行为错? 2、互动探究 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 3、交流展示 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结果。 4、检查自学情况。学生回答,并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教师利用课件引导总结 (1)网络版权的保护。 (2)网络道德的树立。 (3)不沉迷于虚拟的网络。 (4)不接收、不制造、不传播有害信息。 五、探究新知 1、(一)网络版权的保护 网络行为准则。 学生阅读《准则》,教师做适当讲解,让学生理解《准则》。 事例:商店里某个正版软件卖10元钱,而盗版的才3元钱,请问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请阐明观点 通过事例分析让学生知道软件产品的版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青少年要知法守法。 讨论:抄袭他人试卷或者作业,是不是一种侵权的行为呢? 2、(二)网络道德的树立——文明上网,从我做起 很多网站开展了网上不文明行为的调查,很多人投票选出了“最厌恶的网上不文明行为”。课件出示,你是否有这些行为呢? 教师指导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了解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看看自己平时上网有过哪些不文明行为,并引以为戒。对于别人的不文明行为要进行制止。) 网络行为实例。 分组讨论,找出我们身边实际生活上网中的行为,分辨出是对是错,并说明原因。然后全班交流。 3、(三)不沉迷于虚拟网络 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因每天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网膜脱落;有些同学受不了不良信息的影响,竟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甚至发生了杀人或自杀的恶性事件。老师带来一些资料,请大家先读一读。 (出示课件资料) (设计意图:教师一味地讲解,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沉迷于网络危害的严重性。通过资料的阅读,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沉迷网络的后果是多么严重。特别是读到案例——为了偷上网费用,将奶奶杀害时,许多学生唏嘘不已。)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对网络的利与弊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你觉得 1). 有哪些因素导致此悲剧的发生? 2).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3)、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概括。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可以加深他们对网络危害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三)不制造、不接受、不传播有害信息 什么是有害信息? 学生看书回答: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宣扬色情和暴力等的信息是有害信息,造谣中伤,侮辱诽谤,垃圾邮件和虚假广告等也是有害信息。 对于有害信息,我们作为中学生,要做到不制造、不接受、不传播。 5、要做安全、健康、文明上网的青少年,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生齐读,教师简要说明 6、走进现实 剧情讨论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学生小结后教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好,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清了网络的利弊,健康、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的茁壮成长将是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网吧,拒绝网毒,避免伤害,文明上网,健康成长,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中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