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共同修改作品——编辑共享文档 一.概述 本课是辽师大版本,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六课“共同修改作品——编辑共享文档”。主要是让学生在局域网环境下掌握编辑文档。由于在七年级学生们已经系统的学习了Word文档的基础知识,学生们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在本课中引入了修订状态和普通状态下修改的对比,能更好的加深学生们影响,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网络共享的概念。 2.掌握修改网络共享文档的方法。 3.能够利用网络共享文档,实现多人共同编辑文档。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我会以任务驱动法来讲授,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并在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掌握修改网络共享文档的方法。利用网络共享文档,实现多人共同编辑文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生回忆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 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 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 递的计算机系统。 师生回忆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位置和覆盖范围有哪些分类:进而引出本堂课东通编辑文档需要用什么网络。 2.讲授 师生自读理解记忆网络共享的概念。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1: 1.打开“班级介绍”进入到“修订模式” 。 2.把“班级介绍”标题修改成居中黑体一号字。 3.删除第二段文字 4.在第三段文字前往加上“孩子们”。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进行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挑选个别同学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进行纠错和修改。 教师提问:观察修订后工作界面的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修订“班级介绍”标题在文档右侧显示过程。 2.删除第二段文字。文字变成红色加删除线。 3.在第三段文字前往加上孩子们。文字呈现红色 教师布置任务二:观察接受和拒绝修订后工作界面的变化: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进行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挑选个别同学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进行纠错和修改 师生观察:观察接受和拒绝修订后工作界面的变化 1.接受修订后修改保存,取消修改标记 2.拒绝修订后修改不保存,取消修改标记。 接着师生进行本堂课的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操作进行一遍演示;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自学、互助学习、教师辅助、指导,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教学中因为网络原因不能实现局域网的共享修改,学生实际操作时间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的到改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