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数字图形图像(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理解图像分辨率的概念及其作用 了解颜色深度的概念 教学 重点 理解图像分辨率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 难点 了解颜色深度的概念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图像的分辨率 1.定义:图像分辨率是用来描述图像的一个信息,指的是在一定长度上像素的数量,其单位为ppi(1653pixelsperinch),即每英寸上的像素数量。图像的分辨率越高(表示每英寸长度上的像素数量越多),图像越精细,颜色过渡越平滑,且图像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大,图像文件也越大。(例如: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 2.显示分辨率: 定义:是显示器在显示图像时的分辨率,分辨率是用点来衡量的,显示器上这个“点”就是指像素(pixel)。显示分辨率的数值是指整个显示器所有可视面积上水平像素和垂直像素的数量。例如800×600的分辨率,是指在整个屏幕上水平显示800个像素,垂直显示600个像素。 在相同大小的屏幕上,分辨率越高,显示就越小。由于显示器的尺寸有大有小,而显示分辨率又表示所有可视范围内像素的数量,所以相同的分辨率对不同的显示器显示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800×600的分辨率,14英寸的显示器比以相同分辨率显示的17英寸显示器的显示精度要高一大截。? 屏幕显示的颜色数: (1)16色; (2)256色; (3)增强色(16位); (4)增强色(24位); (5)增强色(32位)。 屏幕显示区域的大小: (1)640×480; (2)800×600; (3)1024×768。 3.输入分辨率 输入分辨率表示数字设备在每英寸长度内所捕捉到的信息量 输人设备是扫描仪时,输人分辨率就是设置的扫描分辨率。扫描分辦率越高则捕捉的像点数越多,扫描出来的图像也就越接近于原件。扫描分辨率通常用DPI作为单位。扫描时,可以依据图像的用途设置适当的扫描分辨率。如果设置的分辨率过低,扫描出的图像会因丧失锐利度而呈现模糊感。如果设置的分辨率过高,又会因获得的文件太大而造成存储与传输效率的降低。 输人设备是数字照相机时,输入分辨率就是拍摄图像时设置的分辨率。 4.输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与输出分辨率的区别) 主体不同: 1、输出分辨率:又称打印分辨率,打印输出时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每英寸最多能够打印的点数。 2、屏幕分辨率:是指纵横向上的像素点数,单位是px。 作用不同: 1、输出分辨率:是衡量打印机打印质量的重要指标,决定了打印机打印图像时所能表现的精细程度,它的高低对输出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打印分辨率也就决定了该打印机的输出质量。 2、屏幕分辨率:屏幕分辨率确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多少信息的设置,以水平和垂直像素来衡量。就相同大小的屏幕而言,当屏幕分辨率低时(例如 640 x 480),在屏幕上显示的像素少,单个像素尺寸比较大。 特点不同: 1、输出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其反映出来可显示的像素个数也就越多,可呈现出更多的信息和更好更清晰的图像。 2、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越精细和细腻。 二、图像的颜色深度 “颜色深度(Color Depth)用来度量图像中有多少颜色信息可用于显示或打印像素,其单位是“位(Bit)”,所以颜色深度有时也称为位深度。 常用的颜色深度是1位、8位、24位和32位。1位有两个可能的数值:0或1。较大的颜色深度(每像素信息的位数更多)意味着数字图像具有较多的可用颜色和...” 在分辨率不变条件下,?颜色深度越大,图片占的空间越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颜色深度越大能显示的色数越多,但并不意味着高深度的图像转换为低深度(如24位深度转为8位深度)就一定会丢失颜色信息,因为24位深度中的所有颜色都能用8位深度来表示,只是8位深度不能一次性表达所有24位深度色而已(8位能表示...” 图像文件大小与像素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像素总量=水平方向像素量×垂直方向像素量(像数) 图像文件的大小=像素总量×颜色深度÷8(字节) 课堂练习: 课后P13 第3题 板 书 设 计 认识数字图形图像 一、图像的分辨率 二、图像的颜色深度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