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章课题 制作动漫 设计者 课 题 第五节《制作动画》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理解原画和中间画的概念,掌握制作简单动画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采用演示、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知识融合于学习任务之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采用分组探究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意识,走进动漫王国,体验动漫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制作简单动画的方法。 教学措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激发学生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空间。”本节课设计注重体现这一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师制作的Flash动画,培养学生初步的动画制作能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 学习者分析 上学期学习了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了解了Flash动画的基本操作,这学期继续探究运用Flash软件制作较为复杂的动漫作品。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抽象思维,有知识的迁移意识,利用上学期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动手实践突破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本节课我比较注重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画作品、亲自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导入 情景引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如何让Flash动画中的对象动起来,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制作动画”。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如何让Flash动画中的对象动起来。 过程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出示Flash动画“图形的变化”,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从而引出“原画”与“中间画”的概念。 原画:动画创作中一个场景动作的起始和终止画面(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动作) 中间画:位于两个原画之间的若干画面(两个原画的运动过程)。 出示Flash动画“小球的摆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并比较,此动画和 “图形的变化”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从而提出“创建补间形状”和“创建补间动画”的区别。 教师复习演示Flash中图形变形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和课本P23的制作步骤,学生自主探究制作“圣诞礼物——围巾飘动动画” 步骤:1.打开素材“圣诞礼物”,进入“围巾”元件,在各层的第10帧和20帧处插入关键帧; 2.选择图层“围巾1”,锁定其它两个图层,启用洋葱皮功能,在第10帧上,对围巾1进行调整; 3.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围巾”和“围巾2”的第10帧进行调整; 4.关闭洋葱皮功能,在“围巾1”的第1帧上,打开“属性”面板,选择“补间”为“形状”,采样同样的方式,在各层的每两个关键帧之间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5.选择“围巾1”的第10帧,摁住鼠标不放开,将其拖至第7帧; 6.从“库”面板中进入元件“小兔侧面”,将各层都延长至20帧; 7.测试影片,保存文件。 根据教师对“圣诞礼物——围巾飘动动画”的演示和课本P24的制作步骤,学生自主探究制作“风铃摇晃动画” 步骤:1.打开素材“圣诞礼物”,新建“图形”元件,命名“一串风铃”; 2.从元件“一串风铃”的舞台中绘制一条垂直的直线, 3.新建图层,命名“小饰品”,并从“库”面板中拖出元件“铃铛”和“装饰树”,调整大小后复制多个,并移动到直线上面; 4. 新建“图形”元件,命名“风 铃摇晃”从“库”面板拖入元件“一串风铃”至舞台; 5. 按Q键,将中心拖至元件顶端,并将元件向左小角度旋转; 6. 在时间轴的第12帧和25帧处分别插入关键帧,选择第12帧,将舞台中的风铃向右小角度旋转,并在时间轴的每两个关键帧之间创建补间动画; 7.通过“绘图纸外观”按钮,浏览风铃运动的轨迹 8.测试影片,保存文件。 通过观察上学期学过的形变动画,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原画”与“中间画”的概念。 通过观察形变动画和运动动画。让学生明确在接下来的制作中如何选择。 通过动手尝试制作“圣诞礼物——围巾飘动动画”。学生能快速掌握Flash中形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动手尝试制作“圣诞礼物——风铃摇晃动画”。学生能快速掌握Flash中运动动画的制作方法。 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想想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